妙笔智库 首页

七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的纪律建设)

2025-02-26 20:17:42 妙笔智库

   同志们:

   纪律严明是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不断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法宝。加强的纪律建设,是破解大独有难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一定意义上说,的百余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纪律建设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学说,积极推进的纪律建设实践,为维护的团结统一提供了制度利器,为保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创造了基础条件,为贯彻落实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可靠保证,成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障。我们在长期纪律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留下了宝贵启示。下面,根据"七一"支部工作计划和纪学教育具体安排,由我为大家作一堂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纪律建设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在求生存、图发展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必须严明纪律以确保革命事业的顺利推进,因此始终把纪律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第一,把各项纪律规范立起来是加强的纪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加强纪律规范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纪律规范主要体现在章中。的一大通过的《中国第一个纲领》就有多条涉及纪律的内容,其中明确规定了的组织纪律和b_m纪律。的二大通过的章将"纪律"单独列出,并明确了九条纪律要求。经过的三大、的四大修改后,这些条文更加细化全面。的五大章强调:"严格的纪律是全体员及全体部最初的最重要的义务。"另一方面,在我们通 ……略…… 会上要求从到地方的领导机关,必须认真实行的法纪。基于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的七大着重强调了纪律。的七大章将"四个服从"确立为的组织纪律,提出了有利于强化执纪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纪律建设实践

   _同志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对纪律建设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一是根据全面执政条件下的新形势及时制定纪律规范。我们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纪律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纪律建设的法规制度,奠定了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纪律建设的制度基础。比如,为了加强组织纪律建设,我们颁布了《关于发展和巩固的组织的指示》等;为了加强洁纪律建设,我们颁布了《关于在"三反"运动中员犯有贪污、浪费、官僚主义错误给予内处分的规定》等;为了解决内各种违法乱纪问题,我们颁布了《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等;针对内分裂活动,我们通过了《关于增强的团结的决议》等。1956年,的八大章确立了延续至今的纪律处分体系,并对的执纪机构作出新规定。这一时期,的纪律制度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但也曾遭受冲击,比如的九大章、的十大章取消了"纪律"专章。

   二是根据全面执政后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更加重视纪律教育。我们将纪律教育明确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职责,强调其重要性。1950年开展的整风运动有效增强了全的纪律观念。在此基础上,《关于整顿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强调要对员开展普遍教育,使其强化纪律意识。的八大章规定,对于犯错的员要"把他们留在内加以教育",这里的教育包括且应当以纪律教育为主。1963年至1966年,我们在全国城乡开展了涵盖纪律教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我们还不断推动干部纪律教育的正规化。

   三是根据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新任务全面加强纪检机构建设。1949年11月,《关于成立及各级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出台。此后,我们相继颁布工作细则等各种规定,为其履职尽责提供了制度保障。1955年3月,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代替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的八大章专设了"的监察机关"部分,使各级监察委员会发挥了更大作用。1962年9月,我们首次提出各级监察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同级国家机关的员的监督工作",并对其派驻权作了明确规定,构成派驻纪检组的雏形。1969年4月,监察委员会撤销。,我们对执纪机构也进行了改革,提出纪律检查机关推行双重领导_,还决定设立各级监察委员。

   四是以严格的纪律执行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推进。新中国成立后,执政的角色定位使得我们需要接受各方监督,的纪律建设要求也由此提高,因而我们在这一时期更加强调纪律的有效执行,以保障各项事业顺利推进。这一时期,我们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大案和高岗、饶漱石的反分裂活动,捍卫了纪权威。得益于1950年开始的整风运动,以及之后开展的整运动、"三反运动"等,的纪律性显著增强。的八大把严格执行的纪律视为维护的团结统一、实现的任务的重要保证。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纪律建设实践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全体员和的干部,人人遵守的纪律,是恢复和国家正常生活的起码要求。"_同志指出:"为了坚持和改善的领导,必须加强的纪律。"这些论述标识了纪律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引着这一时期纪律建设的实践方向。

   第一,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推进纪律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改革开放后,的纪律制度化建设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以的十二大章为标志,"的纪律"专章的重设预示着纪处分制度开始走向系统化新阶段。此后,拟定了一系列内法规制度。1997年印发的《中国纪律处分条例(试行)》是我们在执行纪律方面的首部条例。20xx年印发的《中国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将的纪律分为组织、人事、洁自律及财经等方面内容。还先后印发《中国内监督条例(试行)》等。经过长期努力,的纪律建设法规制度逐渐形成涵盖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等不同效力位阶的成熟体系。20xx年,的十七大提出要形成反腐倡制度体系。20xx年印发的《中国内法规制定条例》,就内法规制定规范问题作了详细说明,成为建立健全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根本遵循。

   第二,根据改革开放新任务深化纪律教育。1982年9月,的十二大通过的章规定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1983年2月,《关于加强员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的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懂得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的纪律,是发挥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的战斗力的关键。"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反腐倡"教育是基础"。这些论断体现了我们对纪律教育的重视。简言之,这一时期的纪律教育主要围绕、组织、人事、群众、财经、生活、b_m等内容展开,将戏曲、说唱等作为载体,丰富了的纪律教育形式。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纪律教育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的纪律教育的实效性稳步提升,其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也日益成熟。

   第三,适应改革开放新要求恢复纪检机构和优化纪检_机制。改革开放后,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得到恢复与重建,同时,进一步理顺了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_,优化了纪律检查机关的运行机制。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