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极有为,卓有成效。实话告诉大家,我对审计局提供的每一份审计结果报告都会认真阅看,因为从中既可以发现问题、了解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及相关项目和资金落实情况,更可以了解干部的思想素质、管理运作能力及政方面的情况。
每当看到审计结论中有“未发现XX同志有个人经济问题”这句话时,我都会有一种庆幸和欣慰的感觉,但同时,对报告中指出的诸如资金使用不规范、漏缴税款、超标准收费、擅自扩大支出范围等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又往往有 ……略…… 忽视和容忍,就是对事业不负责任,对干部不负责任;而对于被审计对象来讲,如果不虚心接受审计、不认真抓好整改,某些问题就可能成为腐败的“前奏”。因此,必须在全体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形成这样的共识:审计,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瞭望台”、财经纪律的“监督哨”,还是了解干部的“显微镜”、反腐倡的“预防针”;由此,支持审计是一种责任,敬畏审计是一种境界,自觉接受审计是一次“健康体检”,抓好审后整改是一次“刮骨疗毒”。也就是说,要通过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既发展事业,又保护自己。尤其在当前加大反腐力度、建立反腐倡社会公众评价机制、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认识这一点尤为重要。事实上,我们从来都是爱护干部、珍惜干部的,为使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了一道道关口,教育、监督是一道关口,审计是一道关口,纪检监察是一道关口,如果这三道关口都拦他不住,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淖,那当然是咎由自取了。
由此可见,运用好审计成果是何等的重要!至于如何运用,我想至少有这么几点:第一,审计部门不仅要提出审计建议,还要督促整改,整改不到位决不放过;第二,被审计单位要端正态度,按照审计建议自觉整改,并向审计部门反馈整改结果;第三,政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领导对此要予以足够重视,支持审计部门依法履责,督促被审计单位抓好整改,不搞下不为例;第四,考察、识别和任用干部要充分运用审计成果,个人有重大问题固然不能用,即使个人无重大问题但内部管理有重大问题也不能用,起码是缓用。组织部门要主动与审计部门搞好衔接,审计结论没有出来就不能研究提拔干部,以防止“带病提拔”的现象出现。
还应指出的是,有些单位、有些领导同志并不是不懂得运用审计成果的重要性,而是动不了真、下不了手。原因不外乎几方面:一是“随大流”心理,认为类似财务管理上的问题很多单位都存在,犯不着太较真,没必要搞得纯而又纯;二是“老好人”心理,生怕狠抓整改,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会得罪人,甚至会丢选票,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乡镇纪委书记年度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