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正在开展纪学教育,领导干部要以增强纪意识为前提,制定严密的纪为保证,坚持严格的纪执纪问责为关键,不断加强风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只有以章衡量自己,把规放在心中,让纪悬于头上,增强纪意识,才能凝聚上下齐心、合力攻坚的强大力量。
一、当前领导干部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当前,领导干部队伍是一支干事创业的队伍,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具有很高的警觉性和鉴别力,站位高,有很强的章、规、纪意识,但是依然有少数员没有纪律意识,觉悟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深,纪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松弛,规矩意识淡薄,认为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是大事,认为吃顿饭、拿条烟是小事,无伤大雅;认为捞点小惠小利是“小巫见大巫”,无关紧要;认为违纪是“小节”,没人管、不追究,组织会宽容;现实中的确有这样一些领导干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警 ……略…… 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在全社会形成引领示范效应,才能充分释放纪的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落到实处。
(二)强化领导干部纪意识,是加强风政建设的必然要求。风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归根结底,是查处违反纪的行为,是维护纪律严肃性的保证,是维护的纯洁性的良药。经过狠抓纪的贯彻执行,用一系列组合拳铁腕反腐,凝聚了心民心。要使不敢不能不想腐取得压倒性胜利,从“不敢”到“不能”“不想”,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纪意识,把纪律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常念纪“紧箍咒”,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根基,增强领导干部自身“免疫力”,才能有效抵制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
(三)强化领导干部纪意识,是领导干部立身立行的基本规范。纪明确了领导干部的行为标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是领导干部行动的“指南针”“坐标系”,是领导干部立身立行的“量身标尺”和“精神灯塔”,是领导干部做事的底线和红线。但从现实情况看,个别领导干部认为违反纪是小事,这是最危险的思想滑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把学纪作为终身必修课,带头学和遵守纪,坚持办事依纪、解决问题依据纪、化解矛盾依靠纪,时刻用纪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敬畏章,遵守规,严守纪,在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方面做好表率。
三、强化领导干部纪意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木有本而枝茂,水有源而流长。”领导干部要强化纪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意识“立起来”,把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意识立起来,切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沿,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纪意识在领导干部心中落地生根。
(一)领导干部要树立章意识,维护章权威。章是的根本大法,是全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员领导干部要时刻铭记章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章的具体要求,要有维护章权威的思想觉悟,通过落实章的要求达到提高自身觉悟和修养的境界,进而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章在内有最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对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对各级组织的行为都做出了明确规范。作为的干部,必须以规矩定方圆,以准绳正曲直,对的纪律和规矩要有敬畏之心,的章程要时刻高悬于头顶之上。章的生命力在于遵守和执行,维护章权威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带动作用,切实以章为基本标准,以章为思想根基,自觉做章的模范践行者,用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常怀忧之心,恪尽兴之责,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立场不变,让章在落实中增强生命力、在执行中形成震慑力、在从严中提高权威性,真正做到自觉崇尚章,坚决捍卫章,真正将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领导干部要强化底线思维,严守纪律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如果不坚守底线,逾越了底线,往往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底线思维注重对危机等负面因素进行把控,而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善于运用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对开展“两学一做”学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而纪,就是领导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线,必须严格遵守,尤其是《中国洁自律准则》和《中国纪律处分条例》,划出了底线,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因此,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的要求,讲规矩,有纪律,必须维护权威,确保政令畅通和的集中统一。要严守组织纪律底线,牢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普通党员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 下一篇:在党纪学习教育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