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交流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全国两会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作为驻村干部,我们肩负着把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使命。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从五个方面汇报心得体会。
一、铸魂塑形强根基,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我们坚持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紧扣“选育管用”全链条,打造政z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 ……略…… 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三是搭建“乡情连心桥”,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利用节庆举办恳谈会,开展“看家乡变化·谋家乡发展”活动,激发人才反哺热情。X镇通过“乡贤回归”计划,引进23名在外企业家投资现代农业,带动就业500余人。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渠道”,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既有成就感、又有归属感”。
三、激活资源促融合,打造城乡共荣“新样板”
乡村振兴,核心是产业振兴。我们坚持“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一是深化“三资”清理,整合闲置土地、民房、厂房,包装农旅融合、零碳生态等项目,让“沉睡资源”焕发新生。二是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参与”模式,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电商直播基地,培育“直播带货”“认养农业”等新业态。三是健全服务专员制度,跟踪重大项目进度,优化审批服务,让人才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X村依托富硒资源,打造“硒望之光”产业链,带动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实现“小硒砂”成就“大产业”。
“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我们将紧扣农业新质生产力方向,推动科技、资金、人才向乡村集聚,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四、固本强基惠民生,构建共建共享“治理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我们以“千万工程”“枫桥经验”为指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一是深化“党建+网格”治理,建立“村民说事”“积分制”等机制,化解矛盾纠纷98%以上在基层。二是实施“生态宜居提升行动”,推进改厕、污水治理、村容整治,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景观。三是培育文明乡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好家风”评选、“村晚”等活动,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X村通过“积分超市”引导村民参与环境整治,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
全国两会强调“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我们将持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淬火成钢转作风,锤炼担当实干“硬脊梁”
驻村干部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始终践行“脚上沾泥、心中有民”的工作理念:一是沉下身,遍访农户、记好“民情日记”,解决饮水安全、住房保障等民生实事300余件。二是融进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学方言、干农活,成为“村里人”。三是守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在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县委组织部一季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