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县域农业发展实际,聚焦“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怎样种好”三大核心问题,积极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立体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推行“363”服务模式,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202x年,全县农业托管服务面积达11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供了有效路径。现将主要做法和成效汇报如下:
一、强化三方协同联动,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保障基础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素保障是根基。只有解决好资源、主体、收益等关键要素问题,才能破解“谁来种地”的现实困境。我县坚持引导、市场主导、农民参与相结合,构建三方协同联动机制,从政策扶持、主体培育、农民增收三方面发力,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筑牢根基。
(一)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激发服务发展活力。政策是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县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扶持体系,有效激发了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制度设计,构建工作机制。制定出台《XX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托管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县级统筹、部门协同、乡镇落实、主体服务”的工作机制。采用财政投入与服务组织投入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模式,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农作物耕 ……略…… 二是带动就近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服务组织开展托管服务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专业技能,实现就地就业。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纽带,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增收机会,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
二、创新六位一体模式,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多元实现路径
为满足不同农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服务精准度和针对性,我县创新推出“六位一体”服务模式,从全程托管、_定制、联合服务等多个维度,为“怎样种地”提供了多元化解决方案。
(一)推行全程托管模式,实现服务一体化运作。全程托管模式能够整合服务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县通过构建全链条托管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完善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一体化运作。一是整合服务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构建“耕、种、管、收、售”全链条托管服务体系,实现品种、机械、管理、技术、销售“五统一”。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生产水平。积极引入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销售渠道,保障农户收益。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订单农业、产销对接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保障了农户收益稳定。
(二)开展_定制服务,满足农户个性需求。_定制服务能够根据农户自身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选择。我县通过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服务监督,切实满足了不同农户的个性化需求。一是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多样选择。提供耕整、播种、植保、收割等单项或多项服务,农户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_选择。服务内容涵盖农业生产全环节,充分满足了不同农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简化服务流程,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方便农户下单。服务组织根据农户需求,及时调配资源,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服务响应及时、执行到位。三是加强服务监督,保障服务质量。建立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农户意见和建议。对服务质量不达标的组织进行督促整改,确保服务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切实保障农户权益,提高服务满意度。
(三)深化联合服务机制,促进多方互利共赢。联合服务机制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多方共赢发展。我县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明确各方职责、完善利益分配,推动了联合服务机制的有效运行。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实现有机衔接。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联合合作模式,通过集体资产入股、农民土地托管等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机衔接。这种模式整合了各方资源,发挥了各自优势,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二是明确各方职责,保障合作有序。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职责分工: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组织农户、协调土地、监督服务质量;合作社提供专业服务;农户享受服务并获得收益。清晰的职责分工保障了合作有序开展,实现了多方共赢。三是完善利益分配,调动参与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村集体从服务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管理费,合作社获取服务收益,农户获得土地租金和分红。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参与联合服务的积极性,推动联合服务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户稳定收益。利益联结机制是保障农户收益的重要举措。我县通过建立合作联盟、强化产销对接、创新收益分配,构建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了农户收益。一是建立合作联盟,增强抗风险能力。构建“服务组织+加工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联合服务主体以资金、技术、服务为纽带开展合作,形成服务联盟。联盟成员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二是强化产销对接,稳定销售渠道。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的同时,与农产品销售商签订订单,实现产销精准对接。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稳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有效保障了农户收益。三是创新收益分配,确保收益增长。探索多种收益分配方式,如保底收益+分红、按股分红等。根据不同合作模式和产业特点,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确保农户收益稳定增长,实现合作各方利益共享。
(五)推进数字赋能服务,打造智慧农业新样板。数字赋能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县通过建设信息平台、应用智能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农业新样板。一是建设信息平台,实现精准匹配。建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整合服务组织、农户、农资供应等信息资源。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业务对接、在线交易等服务,实现服务供需精准匹配,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