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6-18 13:38:21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全市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相关领导、各区县分管负责同志、市人社部门、人才办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重点企业、职业院校代表。刚才,X区人社局、X企业、X职业院校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到位,提出的思路和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聚焦战略全局,深刻认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

  (一)从国家发展大局看,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支撑

  当前,全球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_多次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从全国来看,截至202x年底,我国高技能人 ……略…… 养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构建了“政策+平台+服务”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在政策层面,出台《市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202x-2025年)》,设立每年亿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新获评的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分别给予万元、万元奖励,对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按每人每年元标准给予补贴。截至2025年6月,全市已有家企业申报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培养学徒人,其中%取得了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在平台建设方面,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个、自治区级个、市级个,累计开展技术攻关项目项,获得发明专利项。钢铁集团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近年来攻克了项轧钢工艺难题,为企业节约成本亿元。在服务保障方面,建立高技能人才“绿色通道”,为名高级技师以上人才解决了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问题,发放人才公寓租赁补贴X万元,有效解除了人才的后顾之忧。

  (二)培养规模持续扩大,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通过实施“十百千”高技能人才专项培养活动等举措,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实现了“量质齐升”。自202x年启动专项活动以来,全市已选拔培养首席技师人、特级技师人、高级技师人、优秀技师人,超额完成了原定1110人的培养目标。其中,35岁以下高技能人才占比从202x年的X%提升至2025年的X%,青年人才梯队逐步形成。在重点产业领域,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数量达到万人,较202x年增长%;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数量增长X%,人才结构与产业布局的匹配度显著提高。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通过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三年来累计培养汽车电控、新能源电池等方向高技能人才人,使企业产品合格率从%提升至X%,202x年实现产值增长X%。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市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技能人才占比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产业人才缺口较大,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紧扣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制定培养计划。围绕我市“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大重点产业,编制《市高技能人才需求目录(2025-2027年)》,明确未来三年各产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数量、专业方向和技能等级。例如,针对新能源产业,重点培养光伏组件制造、储能系统集成等方向的高级技师人;针对稀土产业,培养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等领域的特级技师人。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与集团、新能源等重点企业共建产业学院,2025年底前建成个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要与技师学院合作,开设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班,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人以上。三是创新培养模式,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大师工作室+技能竞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2025年,全市新型学徒制培训人数要达到人,新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个,举办X场市级以上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提升人才技能水平。

  (二)以政策创新为突破,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一是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打破学历、资历限制,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职业资格等级。2025年,要在X、等行业开展特殊人才评价试点,力争年内新增破格晋升高级技师人。二是提高人才待遇保障水平。将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纳入市管专家服务范围,享受同等医疗、休假等待遇;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实行“技能津贴+项目分红”制度,集团等试点企业要确保高级技师年均收入不低于管理岗中层干部水平。三是强化人才引领。每年评选名“X市杰出工匠”,通过媒体宣传、事迹报告等形式,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重技能、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2025年要让高技能人才占“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比例提升至%以上。

  四、强化组织保障,确保高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