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与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_生态文明思想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当前全区生态环境和污水治理工作成效,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护航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区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主要领导,以及重点企业代表等。刚才,X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增强生态环境与污水治理工作的责任感
(一)水环境治理稳步推进,国考断面水质改善明显
近年来,全区上下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将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以大丰区王港河王港闸国考断面为例,通过开展一系列精准治理措施,水质得到显著改善。为了摸清污染源,相关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王港河流域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工业污染源家、生活污染源处、农业面污染源个,针对不同污染源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截至目前,已完成家工业企业的废水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新建和改造生活污水管网公里,完成亩农田的生态拦截沟建设,有效削减了 ……略…… 的监测。X建工水务有限公司通过抓好管理运行,用好用足现有设施,加快提标改造进程,实现了尾水达标排放。同时,各地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当下改”和“长久治”两手抓,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做到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二、直面问题,剖析根源,找准生态环境与污水治理工作的短板
(一)部分河道水质改善不稳定,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尽管全区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河道水质改善不稳定,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部分河道在枯水期水质容易出现反弹,部分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压力较大。以X河为例,虽然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但在枯水期由于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氨氮、总磷等指标容易超标。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周边部分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现象,生活污水管网存在破损、渗漏情况,导致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同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还不够彻底,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依然对河道水质造成影响。
,部分河道的生态修复工作还不够完善,水生态系统尚未完全恢复,缺乏自我调节和净化能力。例如,一些河道虽然进行了清淤和水生植物种植,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生态规划和管理,水生植物生长不均衡,无法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影响了水质的持续改善。
(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收集处理效能有待提高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短板。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区的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部分污水无法得到及时处理。例如,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千吨,但实际日污水排放量已达到X千吨,超负荷运行现象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效果。
在污水管网建设方面,存在管网覆盖不全面、破损老化等问题。一些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污水管网尚未完全覆盖,污水直排现象仍然存在。据统计,全区还有X个老旧小区、个自然村未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同时,部分已建成的污水管网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存在破损、渗漏、堵塞等情况,导致污水收集率下降。据排查,全区破损、渗漏的污水管网长度达公里,影响了污水的正常收集和输送。
(三)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不足,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与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监管队伍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生态环境监管需求。目前,全区生态环境监管人员中,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仅占X%,在面对一些新型污染物、复杂环境问题时,缺乏有效的监测和治理手段。同时,监管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部分监测设备老化,无法准确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影响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长效管理机制方面,虽然建立了一些制度和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部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不规范,甚至存在偷排、超排现象。一些地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巡查、整改、反馈机制还不够完善,问题发现不及时、整改不到位,容易出现问题反弹。
三、明确目标,强化举措,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与污水治理工作
(一)聚焦水质提升,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加强污染源精准_。持续开展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污染源排查整治行动。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污染源动态管理台账,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生活污染源,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污水管网建设,2025年计划新建和改造生活污水管网X公里,实现全区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污水管网基本全覆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底,全区农药、化肥使用量较202x年减少10%,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二是强化河道生态修复。科学制定河道生态修复方案,根据不同河道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态修复材料,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和活水补水工程建设,2025年计划完成河道清淤万立方米,实施活水补水工程处,提高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同时,加强河道沿岸生态景观建设,打造一批生态河道示范工程,提升河道生态服务功能。
三是建立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在重点河道、国考省考断面增设监测点位,实现水质实时监测。建立水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加强部门间数据交流与协作,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制定水质预警应急预案,当水质出现异常波动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二)加快设施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