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策部署,总结202x年全县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成效,分析当前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下一阶段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进行再部署、再推进,进一步凝聚部门合力、强化执行措施、提升司法权威,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法院、公安局、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各街道(乡镇)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以及部分代表、政协委员和律师代表等。刚才,X法院、X公安局作了工作汇报发言,全面总结了打击拒执犯罪的经验做法,提出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县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打击拒执犯罪的重要意义
(一)从维护司法权威、推进法治建设的高度,认识打击拒执犯罪的必要性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对司法权威的公然挑战,直接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略…… 仍存在“三个不畅通”:一是法院与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不畅通,202x年法院向公安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份,实际反馈率仅%;二是刑事追责程序不畅通,拒执案件从移送公安到提起公诉平均耗时个月,远超法定时限;三是社会力量参与不畅通,网格员协助查找被执行人的线索转化率仅%。而X中院通过联合公安、检察院出台《拒执犯罪案件移送及证据收集工作指引》,实现了侦诉判无缝对接,202x年移送公安67案66人,判决8案8人,这一经验表明,只有将打击拒执犯罪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才能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体系,推动社会诚信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打击拒执犯罪工作质效
(一)构建常态化打击机制,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一是开展“利剑执行”专项行动。参照X中院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制定《县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02x年目标:移送公安拒执案件不少于件,判决不少于人,执结率提升至%以上。建立“每周调度、每月通报”制度,县法院执行局每周向县委政法委汇报进展,县委政法委每月通报各单位工作情况。二是用足用好执行强制措施。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果断采取限高、失信、拘留等措施,202x年力争拘留被执行人人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人次。例如,对镇长期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在其被拘留15日后仍不履行的,及时移送公安追究刑责,形成“拘留+刑责”的递进式惩戒模式。三是建立“预处罚”警示制度。对有逃避履行倾向的被执行人,提前发出《预罚款、预拘留通知书》,202x年计划发出X份,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院试点数据显示,发出预处罚通知后,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率提升%。
(二)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高效执行格局
一是完善“三长联动”工作机制。由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检察院检察长牵头,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拒执案件移送、证据固定、法律适用等问题。参照X中院做法,联合出台《县拒执犯罪案件办理规程》,统一证据标准和办案流程,将案件移送至判决的周期缩短至个月以内。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县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打通法院、公安、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接口,实现被执行人财产信息、行踪轨迹的实时查询。202x年6月底前,完成平台一期建设,确保法院可实时查询被执行人的房产、车辆、工商登记等信息,提升查控效率X%以上。三是深化“公安协助”机制。县公安局成立“执行警务室”,派驻名警li常驻法院,负责协助查找被执行人、扣押财产等工作。202x年计划向公安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份,利用公安“天网”系统布控被执行人人次,力争抓获率达到%。
(三)创新社会参与路径,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一是畅通自诉渠道。在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拒执犯罪自诉窗口”,安排专人指导申请执行人收集证据、提起自诉,202x年力争自诉案件占比提升至X%。编写《拒执犯罪自诉指引手册》册,发放给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提高自诉案件成功率。二是强化舆论宣传。在县电视台开设“执行进行时”专栏,每周播放1期打击拒执犯罪专题节目,曝光典型案例起。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老赖黑名单”,202x年计划曝光人次,阅读量力争突破万次。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招募名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组成“执行协助员”队伍,制定《执行协助员工作规范》,明确线索提供、协助查找等职责,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给予元至元奖励。202x年力争通过社会力量提供财产线索条,协助查找被执行人人次,线索转化率提升至%以上。
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打击拒执犯罪工作合力
(一)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构建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