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前期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全县集体土地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参与确权登记工作的技术团队代表。刚才,X部门、X乡镇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具体,既总结了成功经验,也提出了下一步计划,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县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更新汇交工作的战略意义
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更新汇交工作是、部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关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政策层面看,《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的通 ……略…… 题培训,累计培训工作人员X人次,为工作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技术引领,确保数据成果精准可靠
我们始终遵循“低精度服从高精度”原则,采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技术模式,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对全县集体土地进行全方位核查。截至202x年6月25日,累计完成个乡镇、个行政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确权,涉及宗地宗,更新面积万亩,数据准确率达99.8%。在质量_方面,建立“三审三检”制度:外业调查人员自查、技术团队互查、专班领导小组抽查,确保每一笔数据都经得起检验。比如,在街道社区的地籍调查中,技术人员通过无人机航拍发现处土地权属界线与原登记信息存在偏差,立即组织实地勘测,修正数据条,避免了后续纠纷隐患。
(三)凝聚部门合力,创造全市领先工作效率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不动产登记中心牵头抓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督导进度,建立“每日调度、每周通报”机制。农业农村部门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万条,民政部门协助核实村集体经济组织名称变更信息条,各乡镇(街道)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人次参与指界确认,形成了上下贯通、协同作战的工作局面。正是得益于这种高效配合,我县于202x年6月25日提交成果汇交,6月27日通过省厅核查,较上级要求提前5天完成任务,成为市首个通过省级核查的县市级单位,为全市工作树立了标杆。
三、坚持问题导向,清醒认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短板不足
尽管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集体土地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数据应用层面看,部分乡镇(街道)确权登记成果与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的数据衔接不够紧密,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例如,乡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因林权登记数据与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未完全互通,导致宗土地流转手续办理延迟,影响了企业落地进度。
从矛盾化解层面看,历史遗留问题仍然较多。个别村庄存在土地权属证明不全、四至界线模糊等情况,如镇村与村之间的亩林地,因1980年代土地调整时档案缺失,至今未明确权属,累计引发案件起。,部分群众对确权登记政策理解不深,存在抵触情绪,如街道村有户村民认为确权登记会限制土地使用,拒绝配合指界,经乡村干部上门宣讲政策X次后才得以解决。
从长效机制层面看,后续管理力量较为薄弱。全县个乡镇(街道)中,仅有个配备了专职不动产登记协管员,且多数协管员缺乏专业技术背景,难以应对复杂的土地权属争议。同时,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202x年以来,因行政区划调整、土地征收等原因导致的权属变更,尚有X宗未及时更新,影响了数据的现势性。
四、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集体土地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完善数据整合,构建全域共享服务平台
一是加快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成果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等数据的融合对接,202x年底前建成全县统一的集体土地管理数据库。二是投入X万元升级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开发“数据共享接口”,实现与农业农村、林业、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实时互通。三是建立“季度更新”机制,各乡镇(街道)需在每季度首月10日前,将辖区内土地权属变更情况报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确保数据动态更新率达100%。例如,镇要在202x年3月底前完成个行政村因合村并居导致的权属变更数据上报,避免出现数据滞后问题。
(二)攻坚遗留问题,建立矛盾纠纷化解长效机制
一是成立由自然资源、司法、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土地权属争议调解专班”,对全县宗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台账,实行“一案一策”。针对镇村与村的林地纠纷,专班要在202x年6月底前完成历史档案查阅、实地勘测等工作,依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