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劳务派遣机构调查摸底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前期调查摸底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我区劳务派遣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合法权益。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区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各街道(镇)分管负责人、区直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以及辖区内劳务派遣机构代表。刚才,X街道、X镇和区人社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到位,既总结了工作成效,也指出了问题短板,提出的下一步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调查摸底工作的重要意义
劳务派遣作为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劳务派遣机构调查摸底工作,是规范行业发展、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先后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经营规范、劳动者权益保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劳务派遣用工需求不断增加,截至目前,辖区内已有32家劳务派遣机构,从业人员总数达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但部分机构存在注册 ……略…… 构存在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涉及劳动者人;三是经营场所不达标,X家机构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不一致。针对这些问题,区人社局已向相关机构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截至目前,X家机构已完成行政许可延续手续办理,家机构为劳动者补缴社会保险万元,X家机构完成了经营场所变更。例如,机构在接到整改通知后,一周内就完成了所有劳动者的社保补缴工作,并重新租赁了符合标准的经营场所,整改成效显著;而机构整改进度缓慢,我们将加大督促力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机制建设完善,动态监管初见成效
为巩固调查摸底成果,我们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信息共享机制,将调查数据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实时互通,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定期巡查机制,制定了每季度一次的常态化巡查计划,对重点机构增加巡查频次;三是信用评价机制,根据调查和巡查情况,对劳务派遣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目前已完成家机构的初评工作,其中家被评为A级,X家被评为B级,家被评为C级。通过机制建设,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监管”的转变。例如,在信息共享机制下,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比对数据,发现机构存在虚假注册的情况,已依法对其进行了查处,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三、聚焦问题短板,清醒认识劳务派遣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
虽然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劳务派遣行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机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违法违规行为仍有发生
部分劳务派遣机构法治意识淡薄,将追求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忽视劳动者权益保障。例如,机构为降低成本,未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拖欠工资达万元;机构未取得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就擅自开展业务,属于非法用工。据统计,在调查摸底中发现的起违法违规行为中,有X起是由于机构主体责任不落实导致的。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对行业整体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部门协同监管力度不足,存在监管盲区和漏洞
劳务派遣监管涉及人社、市场监管、税务等多个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协同联动不够紧密。例如,人社部门在查处违法用工行为时,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机构注册信息,但由于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查处效率低下;税务部门在开展税收检查时,缺乏对劳务派遣机构用工情况的了解,难以发现虚开发票等问题。这种“各自为战”的监管模式,使得部分机构钻了政策空子,长期处于监管盲区。
(三)街道(镇)属地管理责任弱化,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从调查情况看,个别街道(镇)对劳务派遣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一方面,基层监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劳务派遣法律法规了解不深,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监管手段单一,主要依靠书面检查,缺乏实地核查和动态跟踪。例如,街道在前期调查中,仅通过电话收集信息,未进行实地查验,导致机构的实际经营情况与上报信息不符,直到区里开展复查时才发现问题。
(四)劳动者_意识不强,权益保障渠道不够畅通
部分被派遣劳动者对自身合法权益认知不足,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_。据问卷调查显示,我区X%的劳务派遣劳动者不清楚劳动合同必备条款,X%的劳动者不知道社会保险缴纳标准。同时,_渠道宣传不够到位,一些劳动者不了解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等_途径,导致问题积累发酵,甚至引发_性事件。例如,X企业的被派遣劳动者因工资拖欠问题聚集上访,就是因为前期_渠道不畅通,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
四、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劳务派遣行业规范发展的重点任务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压实机构主体责任,从源头规范经营行为
一是严格准入管理。区人社局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新设立的劳务派遣机构严格审核,确保注册资金、经营场所等符合法定条件,从源头上防止“带病”机构进入市场。对已取得许可的机构,要开展“回头看”,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予以撤销。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指导各机构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制度,推行统一的劳动合同文本和劳务派遣协议模板。例如,可参照X市的做法,制定《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减少合同纠纷。三是加强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劳务派遣机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培训,今年年底前要实现培训全覆盖。培训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劳务派遣业务。
(二)构建部门协同机制,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区人社局牵头,每季度召开一次劳务派遣监管联席会议,召集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通报监管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例如,对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各部门要联合,提高查处效率。二是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推进“劳务派遣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人社、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实时互通。平台要具备信息查询、预警提醒、信用评价等功能,对机构的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