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青年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目的就是要动员广大青年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在实践锻炼中锤炼、提升本领。基层是和国家工作的最前沿,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_强调,“年轻干部要多到基层去、多到艰苦地方去、多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锻炼中增强性、改进、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这既是对青年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开展这次实践活动的根本遵循。
一、深刻认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重大意义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青年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才能真正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才能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成长为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首先 ……略…… 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双脚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
二、准确把握实践活动的重点任务
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更不是完成任务式的“镀金”,而是要求大家真正沉下去、融进去,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我提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当好政策落地的“执行者”。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大家到基层后,首先要吃透上级政策,然后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做好宣传解读,确保的惠民政策精准落地。比如在乡村振兴一线,要帮助群众弄懂产业扶持、医疗保障等政策;在社区治理中,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等政策落实到位。要特别注意防止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现象,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群众。去年,我们有个村的危房改造资金迟迟未到位,就是因为村干部对政策理解有偏差。后来经过驻村干部现场指导,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就是政策执行“最后一米”的重要性。
二要当好群众呼声的“倾听者”。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大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群众家里坐一坐,既要听群众的“掌声”,更要听群众的“怨声”。要特别关注低保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_,了解他们的所急所盼。可以建立“民情日记”制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条条记下来,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反馈。我们有个年轻干部在驻村期间,通过走访发现村里留守儿童课外活动匮乏,立即协调资源建起了“四点半课堂”,这件事虽小,却温暖了数十个家庭。
三要当好矛盾化解的“调解员”。基层是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化解矛盾的“前线”。大家要学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特别注意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常见问题,既要依法依规,又要讲究方法。我们有个镇的青年干部,在处理一起宅基地纠纷时,没有简单套用政策条文,而是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调解,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这种“情理法”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值得大家学。
四要当好乡村振兴的“助推手”。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青年干部大有可为。要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可以发挥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为村里引进合适的项目;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农民拓展农产品销路。我们有个选调生,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村里发展电商,把土特产卖到了全国,带动了村民增收。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比简单的送钱送物更有长远意义。
三、对青年干部的几点希望和要求
同志们,基层实践是块试金石,既能检验能力,也能考验定力。在这里,我对参加实践活动的青年干部提几点希望:
希望大家永葆为民初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大家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要克服“过客”心态,杜绝“镀金”思想,真正把心沉下来、把根扎下去。我们有个驻村第一,三年间走遍了全村每一户,连谁家老人有什么慢性病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干部群众自然信服。
希望大家锤炼过硬本领。基层工作错综复杂,仅靠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向基层干部学,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要向群众学,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