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工业技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工业技改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业技改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工业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重点工业企业代表。刚才,X县、区和企业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提出的思路和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工业技改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推进工业技改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从全国来看,202x年全国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X%,高于工业投资平均增速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将技改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市作为省重要的工业基地,202x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但部分企业仍存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数字化水平低等问题。例如,行业家企业中,仍有X%的生产线使用超过10年的老旧设备,生产效率较行业先进水平低X%左右。推进工业技改,正是顺应全球产业变革趋势 ……略…… 业链上下游新增产值亿元。三是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活力。对于X、等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2025年计划推动家企业完成自动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平均提升X%以上。X企业要率先完成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示范标杆。
(二)聚焦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
一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25年,全市要培育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个数字化车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企业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5G、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建成全市首个全流程数字化_的智能工厂,预计年节约运营成本万元。二是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扩容升级,2025年力争接入企业超过家,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家以上。平台要重点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轻量化应用模块,降低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本,预计可为每家企业年均节省投入万元。三是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全链条数据互通。到2025年,力争%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接入产业链平台,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提升X%。
(三)聚焦绿色化转型,构建低碳循环工业体系
一是实施绿色技改专项行动。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绿色技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实现年节能量万吨标准煤。行业要重点推广低碳技术,到2025年单位产品碳排放较202x年下降%。二是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到2025年实现园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以上。企业要加快建设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年回收处理万吨,创造经济效益亿元。三是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力争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家、绿色设计产品个,推动X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X企业要发挥示范作用,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链。
三、强化保障措施,为工业技改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推进机制
一是完善专班推进制度。调整充实市工业技改工作专班,由我担任组长,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专班要每月召开调度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土地供应、环境评价等问题。2025年上半年,专班已累计协调解决企业技改项目用地指标亩、项目环评审批等个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业技改投资增速、项目实施数量等指标纳入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权重不低于X%。对年度考核前名的县(市、区),在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通报。三是强化督导检查。组建由市工信、发改、统计等部门组成的督导组,每季度对各县(市、区)技改工作进行实地督导,重点检查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竣工投产率等情况。2025年第二季度,督导组对个县(市、区)的个技改项目进行了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项,有效推动了项目进度。
(二)强化要素保障,破解项目建设瓶颈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亿元技改专项资金,采用贷款贴息、事后奖补等方式,重点支持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2025年,已下达首批专项资金亿元,支持个项目建设,带动企业投资亿元。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技改贷”产品,2025年计划发放贷款亿元,利率较普通贷款低个百分点。推动家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亿元,支持技改项目建设。三是保障土地供应。每年安排不少于X%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工业技改项目,对容积率超过的技改项目给予地价优惠。县通过盘活闲置工业用地,2025年已保障个技改项目用地亩,有效缓解了用地紧张问题。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工业技改人才专项计划”,2025年计划引进培养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专业人才名。联合高校、职业院校开设技改专题培训班,全年培训企业技术骨干人次,为技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三)强化服务优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工业技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将审批时限压缩X%以上。市行政审批局推出技改项目“一窗通办”服务,平均每个项目审批时间从个工作日缩短至个工作日,受到企业好评。二是加强供需对接。定期举办技改供需对接会,邀请家金融机构、家服务机构与家企业面对面交流,2025年已举办场对接活动,促成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亿元。三是优化创新生态。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技术创新中心,2025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家。设立亿元技改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5年已资助个项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亿元。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日报、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技改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2025年已推出期专题报道,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技改的良好氛围。选取X企业、X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