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前期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作成效,安排部署今年高产竞赛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X市贡献。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市农科院、市植保站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代表。刚才,X县、区农业农村局和合作社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高产竞赛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高产竞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全省小麦主产区、高产区,我市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常年位列全省首位,202x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达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单产达公斤/亩,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总产突破万吨,为全省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2x年,我 ……略…… 竞赛各项工作
(一)扩大竞赛范围,提升竞赛覆盖面
一是在作物种类上实现拓展。今年的高产竞赛,在去年小麦竞赛的基础上,将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全部纳入竞赛范围,实现“全品类”覆盖。其中,小麦竞赛重点在8个部级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开展,计划组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参赛;水稻竞赛以区、县等主产区为重点,计划参赛主体达家;玉米竞赛聚焦山区乡镇,计划发动户种植大户参与;油菜竞赛在县、区等油料主产区开展,计划参赛面积达万亩。二是在参赛主体上实现扩容。除了传统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外,今年将鼓励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更多主体参与竞赛,同时吸纳小农户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等模式参与,确保竞赛成果惠及更多农民。例如,区计划今年组织家农业企业牵头成立高产竞赛联合体,带动户小农户参与,形成“大带小、强带弱”的竞赛格局。
(二)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竞赛质效
一是选优配强技术力量。整合市农科院、市植保站、县乡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的技术骨干,成立支高产竞赛技术指导组,实行“一对一”包联服务,确保每个参赛主体都有技术专家对接。例如,市农科院将派出名研究员、名高级农艺师组成小麦技术专班,深入8个重点县开展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指导;市植保站将组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团队,为参赛主体提供全程病虫害防治方案。二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如小麦的精量播种、三沟配套、化控防倒技术,水稻的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玉米的宽窄行种植、秸秆还田技术,油菜的育苗移栽、无人机飞防技术等。202x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使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三是加强品种选育和筛选。依托市农科院育种平台,加快选育适合我市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多抗粮油品种,同时从省主推品种中筛选出个最适合我市种植的品种,形成“市级主推品种目录”,为参赛主体提供科学选择。
(三)创新竞赛机制,激发参赛活力
一是完善竞赛评比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竞赛评比指标体系,不仅看产量,还要看品质、看效益、看绿色生产水平。具体设置“单产冠军奖”“品质优秀奖”“效益突出奖”“绿色生产奖”等多个奖项,引导参赛主体全面提升生产水平。例如,“绿色生产奖”将重点考核化肥农药使用量、秸秆综合利用率、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等指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市财政今年将安排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产竞赛奖励,对获奖主体给予每亩元至元的奖励,同时在项目申报、信贷支持、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各县(区)也要加大配套资金投入,确保奖励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高产竞赛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计划今年在电视台开设“高产竞赛进行时”专栏,每月推出期专题报道,同时在农业信息网设立竞赛成果展示平台,及时发布竞赛动态和技术要点。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高产竞赛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高产竞赛领导小组。成立由我任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农科院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高产竞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竞赛工作。各县(区)也要参照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细化目标任务分解。将竞赛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到乡、到村、到主体,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例如,市农业农村局已制定《2025年全市粮油作物高产竞赛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小麦竞赛单产目标较202x年提高X%,水稻、玉米、油菜竞赛单产目标分别提高X%、%、%,各县(区)要根据这一总体目标,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高产竞赛纳入各县(区)“三农”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对工作突出的县(区)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确保竞赛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要素保障,强化支撑能力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除了市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外,鼓励各县(区)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