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节能增效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我市在节能增效工作中的成绩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推动我市节能增效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相关领导、市直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县(区)分管领导以及重点企业代表。刚才,市发改委等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过往成绩,坚定节能增效工作信心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节能增效目标,抢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有利契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能耗数据方面,202x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同比下降2.2%,“十四五”以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8%,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市在节能降耗工作上的强大执行力和高效推进 ……略…… 更高的标准和更复杂的任务。我们需要加快适应这一转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体系。
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我市传统高耗能产业占比仍然较高,虽然通过前期整治和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转型和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部分企业在节能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方面还存在动力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制约了整体节能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尽管大冶市矿区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利用量也有了一定增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新能源产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非工领域节能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处理、城市节约用水等工作在落实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阻力,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三、强化重点举措,全力推进节能增效工作
(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持续加强对“两高”项目的源头_,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标准,从项目立项、审批、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坚决杜绝新增落后产能。继续对高耗能、低效益的行业和企业开展清理整治行动,建立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对不符合节能标准和环保要求的企业,依法依规采取关停、整改、限制生产等措施。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节能改造
鼓励企业加大在节能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方面的投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开展节能技术创新和实施节能技改项目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例如,针对钢铁、有色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节能改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推动更多生产线能效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优化能源结构
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大冶市矿区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早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积极拓展新能源应用领域,鼓励在交通、建筑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利用量。同时,加强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提升我市新能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非工领域节能,提升全社会节能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X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处理等工作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建筑领域,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推广应用节能建材和绿色建筑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提高节能节水、环保产品采购比重,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推进“碳排放双控”,发展碳金融
积极适应“十五五”期间“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加快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和考核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碳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引导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加入碳市场。大力发展碳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