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县统战部长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7-11 10:28:56 妙笔智库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大意义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各族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从高度、全局角度,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把握国家战略,明确创建时代使命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协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统一,筑牢安全屏障。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实保障。通过创建工作,增强各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抵御各种分裂_的破坏。促进民族复兴,贡献基层力量。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各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以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我县各民族共同发展,为民族复兴贡献县域力量。响应国家政策,紧跟时代步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的政策措施,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的具体行动。我们要积极响应,确保国家政策在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立足地方实际,知晓创建现实需求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做好创建工作,是立足我县实际的必然要求。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能汇聚发展合力,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_,营造和谐环境。多民族聚居地区的_至关重要,创建工作能化解民族矛盾,增进民族互信,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升县域形象,增强综合实力。良好的民族团结局面是我县的一张亮丽名片,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 ……略…… 问责。建立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工作开展。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创建活动、阵地建设、人员培训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保证工作质量。成立监督检查组,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质量。

  (四)推进民生改善,夯实创建群众基础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通过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实惠,夯实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配备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少数民族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提升医疗服务,保障群众健康。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少数民族群众就医负担,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举办招聘会,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品质。加大对民族地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

  三、创新方式方法,激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生动力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激发内生动力,取得更好的成效。我们要在宣传教育、文化融合、产业协作、社会参与等方面大胆创新,推动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创新宣传教育,提升创建知晓程度

  宣传教育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手段,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开展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举办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制作发布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创建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培养民族情感。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二)促进文化融合,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增进民族感情。举办民族文化节,展示文化风采。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节,邀请各民族群众展示本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美食等文化特色,让各族群众在相互欣赏中增进了解和认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互鉴。组织各民族文化骨干开展交流活动,相互学借鉴文化创作经验和技巧,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加大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立非遗传承人制度,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

  (三)推动产业协作,实现民族共同发展

  产业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推动各民族地区产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产业品牌。引导各民族地区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工业合作,促进产业升级。鼓励民族地区企业与其他地区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增长。整合各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展民族风情旅游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引导社会参与,汇聚创建强大合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动员企业参与,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方式,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供服务支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文化交流等服务,助力创建工作开展。倡导志愿者行动,传递爱心温暖。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志愿者行动,鼓励志愿者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爱心和温暖,增进民族感情。

  四、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落地见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压实各方责任,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明确部门、乡镇责任,加强督查考核和追责问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一)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统战部发挥牵头作用,做好统筹协调。统战部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教育部门加强民族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教育部门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政策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民政部门做好服务管理,保障群众权益。民政部门要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救助、福利保障等工作,依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压实乡镇责任,推动创建深入基层

  乡镇(街道)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乡镇(街道)履行第一责任,亲自部署落实。乡镇(街道)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查,确保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制定乡镇创建方案,明确工作举措。各乡镇(街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加强村(社区)指导,夯实基层基础。乡镇(街道)要加强对村(社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帮助村(社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夯实创建工作的基层基础。

  (三)加强督查考核,检验创建工作成效

  要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通过定期督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检验工作成效。制定督查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督查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确保督查考核工作客观公正。开展定期督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定期组织开展督查检查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了解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励担当作为。将督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和问责。

  (四)严格追责问责,倒逼创建责任落实

  要建立健全追责问责机制,对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明确追责问责情形,划定行为红线。明确在创建工作中应当追责问责的具体情形,为各级干部划定行为红线,让大家清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规范追责问责程序,确保公正公平。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追责问责,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确保追责问责工作公正公平。强化追责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