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各位代表:
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十分真诚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在这里召开X街道第一期“开门纳良谏、回应人民关切”座谈会。首先,我代表街道工委、办事处,向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的各位企业家代表、商户代表、业主代表以及居民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召开这样一次开门见山、直面问题的座谈会,是我们深入贯彻_精神、持续加强建设的自觉行动,更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街道工作迈向新台E的具体举措。我们深知,X街道的发展,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耕耘和鼎力支持;X街道的治理,更需要倾听来自大家最真实的_和最中肯的建议。所以,今天我们既是来向大家“汇报工作”,更是来向大家“求取真经”。希望大家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助我们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共同为X街道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一、肯定成绩,正视现状,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街道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携手辖区广大企业和人 ……略…… 们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仍然存在的“堵点”。有的企业代表提到,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方面面临压力,希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有的商户代表反映,个别审批流程虽然整体简化,但在某些环节上依然存在程序繁琐、耗时较长的问题,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还不够通畅。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的营商环境虽然在不断优化,但距离“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最高标准还有差距,服务市场主体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亟待破解的“痛点”。居民代表们对城区保洁、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停车难、飞线充电等问题高度关注。这些问题看似小事,却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居住品质和生活体验。比如,部分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平不高,业委会与物业、居民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矛盾频发。再比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停车难”已经从个别小区蔓延为片区性的难题。这些“城市病”的存在,说明我们在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中的“难点”。大家在发言中也谈到,希望和部门沟通的渠道能更畅通一些,反映问题的回应能更及时一些。这说明我们的一些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个别工作人员还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意识不强,部门之间协同联动的效率不高,导致一些跨领域、跨部门的复杂问题难以得到根治。
这些“堵点”“痛点”和“难点”,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必须迈过的坎,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时代课题。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绝不讳疾忌医,也绝不推诿塞责。对于大家提出的所有意见建议,我们将全部“照单全收”,逐条梳理、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时办结,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靶向施策,标本兼治,开创治理新局
解决问题,关键在行动。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拿出实招硬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奋力谱写X街道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新篇章。我们将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坚持“开门”常态化,搭建民意“直通车”。一次座谈会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把“开门纳谏”从一次性的活动,转变为一项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我们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零距离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在线上,我们将充分利用街道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信箱”“主任信箱”和“建言献策”专栏,并在辖区内各小区公告栏、公共场所推广我们的意见征集二维码,让群众动动手指就能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在线下,我们将把今天的座谈会机制固定下来,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同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接待日”“一线行走工作法”,我和X主任将带头深入社区、企业、楼宇,变“等群众上访”为“带政策下访”,像在X区X街道已经取得良好效果的“流动办公桌”模式一样,把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现场解决问题。我们将建立一套“收集—分办—督办—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一条来自群众的意见建议,都能得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
第二,深化“三级”议事制,激活治理“神经元”。基层治理的根基在群众。我们将着力深化和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居民议事平台机制,真正践行“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的理念。一要建强组织体系。在街道层面,发挥好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在社区层面,做强社区的“主心骨”,指导和支持居民议事会的规范化运作;在小区层面,推动建立由社区干部、业委会成员、物业代表、员骨干、热心居民组成的协商议事会,让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二要规范议事流程。我们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形成“居民提事、代表议事、合力办事、多方评事”的标准化流程。无论是小区加装电梯、还是公共区域改造,都由居民来提案,由议事会来商议,形成方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