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加强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镇户外招牌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贯彻落实领导的批示要求,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刚才,相关职能部门通报了前期的排查整治情况,会议也传达了《关于强化全域门责自治加强招牌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与《关于近期户外招牌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两个文件,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户外招牌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城市安全,人命关天。户外招牌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是商户经营的“脸面”,更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镜子”。一块小小的招牌,向上牵动着城市品质和形象,向下关联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头顶上的安全”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
近年来,我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市容市貌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依然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根据前期工作汇报中统计的 ……略…… 密安全管理“责任网”。安全管理,责任是核心。必须明确界定并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一是要全面夯实产权人的主体责任。要通过发放安全告知书、签订安全承诺书等方式,反复强调“产权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定位。产权人不仅对招牌的设置申请、施工安装负责,更要对后续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安全鉴定直至最终的拆除全生命周期负责。凡是因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必须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要精准落实部门的监管责任。各职能部门要打破壁垒,协同作战。镇城建中心要当好“技术审核员”,严格依照市、区两级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对户外招牌的设计方案、结构安全、材料选用等进行前置审批和技术把关,从源头上杜绝“带病”方案。镇城运中心要当好“智慧调度员”,充分运用“一网统管”平台,建立全镇户外招牌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实现动态更新、风险预警和精准派单。镇城管中队要当好“一线员”,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和力度,对巡查发现的违规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招牌,要第一时间下达整改通知,对逾期不改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依法组织强制拆除,形成有效震慑。三是要充分激活村、公司的属地责任。各村、公司作为连接和商户的桥梁纽带,是安全管理的“前沿哨所”。要切实担负起对辖区内商业载体的日常巡查、安全宣传和整治督导责任,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协调处置问题。四是要创新探索街区自治的协同责任。要积极推广“全域门责自治”新模式。依托街区支部,引导和组织同一商业街区的商户建立安全自治联盟或商户公约,开展交叉互查、隐患互提、经验互享,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生态。
第二,要规范“三个环节”,筑牢安全管理“防火墙”。户外招牌从设计、安装到使用的全过程,都必须置于严格的规范管理之下。一是在审批环节要“从严把关”。必须严格执行区级审批备案流程,坚决杜绝无序设置。凡是新设、改建、扩建户外招牌的,必须提供符合规范的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施工图、结构安全计算书、电气安全说明等。对于特殊结构或超大尺寸的招牌,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审批流程要公开透明,内部建立经办、审核、审批三级把关机制,确保审批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二是在施工环节要“全程监督”。要督促产权人选择有相应资质和施工能力的单位进行安装,严禁使用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城建、城管等部门要根据需要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严格按照审批方案和《X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进行,杜绝偷工减料和野蛮施工。三是在运维环节要“定期体检”。要将“一店一档”制度落到实处,为每一处户外招牌建立详尽的“健康档案”,内容涵盖审批文件、设计图纸、施工信息、历次检查和维修记录等,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同时,要建立强制性安全检测制度。根据《X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安全检测规范》对设置满两年的大型户外招牌,以及存在结构复杂、材质特殊等情况的招牌,必须强制要求产权人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备案。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一律暂停使用,限期整改。镇也将每年委托专业机构,对全镇的户外招牌进行安全抽检,形成监管闭环。
三、重拳出击,狠抓落实,迅速掀起户外招牌安全整治新高潮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镇上下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好这场户外招牌安全管理的攻坚战、持久战。
第一,立即启动“百日清源”专项整治行动。从今天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为期一百天的户外招牌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此次行动要实现“三个全覆盖”:一是对全镇所有商业街区、主次干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