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2025年街道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8-21 17:35:58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2025年街道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街道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区两级的决策部署,聚焦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即将到来的XX国际峰会服务保障工作,对我们街道的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刚才,几位同志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有来自基层的鲜活实践,也有职能部门的协同思考,讲得都很实在,也很有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识新形势,把握新要求:深刻领会网格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内涵与战略意义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做好城市工作,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网格化管理,作为城市治理体系中最基础的单元和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其运行效能直接关系到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我们推进网格精细化管理,绝非一项常规性的日常工作,而是具有深刻时代背景和重大现实意义的战略举措。

  首先,这是落实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要求的“必答题”。明确提出要推动“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XX街道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密度大、业态复杂、治理任务繁重。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粗放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只有将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楼栋、每 ……略…… ”与“静”的关系尚未理顺。“被动应付”多于“主动发现”,“亡羊补牢”多于“未雨绸缪”。工作往往依赖上级指令和居民投诉,缺乏前瞻性的风险预判和主动性的服务供给。网格的“探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潜在的矛盾和风险预警不足,时常陷入被动局面。

  三是“分”与“合”的壁垒亟待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网格员上报的问题,有时在部门间“打转”,难以形成处置闭环。街道综合大队、公共服务办公室等部门与社区网格的联动还不够顺畅,信息共享、力量整合、协同作战的“一盘棋”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四是“人”与“智”的融合尚需深化。虽然我们推广使用了“XX智治”等智能化平台,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重平台建设、轻数据应用”的问题。部分网格员对平台操作不熟练,数据上报不及时、不准确,导致线上线下“两张皮”。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网格治理精准赋能,实现从“人海战术”到“智慧治理”的转变,是我们必须破解的课题。

  这些问题,是制约我们网格治理水平提升的瓶颈。我们必须正视它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网格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任务

  问题是时代的_,也是工作的导向。针对上述短板,结合当前XX国际峰会服务保障的紧迫任务,下一阶段,我们要紧紧围绕“精细化”这个核心,聚焦关键环节,推动网格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具体要抓好“四个一”。

  第一,织密“一张网”,实现治理边界全域覆盖。网格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对现有网格进行一次全面的优化调整。不能简单地按人口数量或地理区域划分,而要综合考虑辖区内的建筑形态、人口结构、商业布局、风险等级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动态的调整。确保每一个居民小区、每一条背街小巷、每一个商业楼宇、每一处公共设施都有明确的网格归属,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建立健全一级、二级、三级网格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网格长的职责,特别是要发挥好楼门栋长、热心居民等“微网格员”的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的责任网络。

  第二,理清“一本账”,推动职责清单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做到职责清晰。要围绕基层治理的核心职能,梳理制定“五大职责清单”:一是市容环境卫生清单,明确垃圾分类、门前三包、暴露垃圾、小广告等巡查标准和频次;二是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清单,聚焦“九小场所”、群租房、电动车充电、消防通道等重点领域,细化隐患排查标准;三是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清单,重点关注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物业纠纷等,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四是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清单,对辖区内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建立动态档案,提供精准关爱服务;五是公共设施巡查维护清单,对路灯、井盖、健身器材、宣传栏等公共设施的完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清单发现—闭环处置—销号归档”的工作流程。网格员对照清单发现问题,通过“XX智治”平台一键上报。街道综合治理中心作为“中枢大脑”,要对事件进行精准甄别、分类派单,限时办结。对于需要多部门协同处理的复杂问题,要启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由分管领导牵头,召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联合处置。问题处理完毕后,由网格员进行现场核实,并邀请当事居民进行评价,确认满意后方可销号归档,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和责任链,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第三,激活“一盘棋”,深化部门协同高效联动。网格化治理的效能,取决于协同联动的深度。必须坚决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治理资源和力量下沉到网格。一方面,要做实内部协同。街道综合大队、公共服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等职能科室,要把自身业务深度融入网格。力量要跟着网格走,服务资源要围着网格配,平安信息要依靠网格采。要建立定期的网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情况、研究问题、部署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要推动外部联动。要加强与派出所的“警网融合”,将社区民警的工作站与网格工作站合署办公,实现信息互通、风险共防。要深化与市场监管、城管、应急等区级职能部门的对接,探索建立数据共享和联合机制。同时,要广泛发动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第四,赋能“一班人”,建强专业高效网格队伍。网格员是网格化管理的“主力军”,他们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了网格工作的质量。必须把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要强化系统培训。培训不能走过场,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内容既要包括性教育、政策法规,也要涵盖群众工作方法、矛盾调解技巧、应急处置流程以及“XX智治”等智能化平台的操作技能。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采取集中授课、案例教学、跟班学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网格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二要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