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2025年全区城市内涝防控暨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8-22 14:39:52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2025年全区城市内涝防控暨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城市内涝防控暨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查找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部署。刚才,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同志通报了有关情况,并进行了专题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现实,清醒认识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今年以来,在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协力、积极作为,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在灾害应对方面,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回顾去年,我们成功应对了4轮强降雨、3次台风和辖区海域的4.2级地震,实现了无人员因灾伤亡的良好局面,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应急预案是有效的,我们的干部队伍是能打硬仗的。在城市内涝治理这一“老大难”问题上,我们下定了决心,也见到了实效。备受关注的X区城市内涝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该工程自启动以来,就以解决X ……略…… 涝整治工程即将完工,但历史欠账较多,一些区域的排水系统标准偏低、管网老化、排涝能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像X镇涉及的23个城中村和11条公路等区域,由于地势低洼、管网系统复杂,依然是内涝防治的“硬骨头”。我们的治理工作必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变,从“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升级。

  第二,科技应用起步与实战效能发挥的矛盾需要破解。我们在海岸线安全防控和城市内涝监测方面,已经开始布局科技化手段。例如,我们计划建设包含50个海域警戒球在内的98个公共安全视频前端监控点,并引入AI智能分析技术。但从规划到建成,再到形成稳定可靠的战斗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设备能否在关键时刻“叫得应、看得见、报得准”?报警信息能否在第一时间直达一线处置人员?其他地区“不到10分钟”的应急响应时效,我们能否做到甚至超越?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技术是工具,关键在于人的使用和制度的保障,绝不能让先进设备“睡大觉”,或者成为摆设。

  第三,游客群众激增与安全意识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我区海岸线长、开放性水域多,管理难度极大。暑期旅游高峰,大量不熟悉本地水文情况的外地游客涌入,他们往往对潜在的危险认识不足,防范意识薄弱,这极大地增加了防溺水工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拉横幅、立警示牌,虽然必要,但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如何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如何将防范关口前移到游客进入危险水域之前,是我们必须攻克的课题。

  第四,部门协同作战与社会力量参与的矛盾有待优化。内涝防控和防溺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应急、住建、水利、城管、文旅、公安等多个部门,也需要各镇、各街道的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位。目前,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应急联动机制是否足够顺畅高效?是否存在推诿扯皮、各自为战的现象?同时,如何更广泛、更有效地发动景区景点、酒店、民宿等行业力量,以及广大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系统施策,多点发力,坚决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线

  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拿出超常规的举措,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扎实的,全面部署、全力以赴。

  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御网。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必须严格落实“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将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人头。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要完善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我区排查出的各个城市易涝点和溺水风险点,要制定“一点一策”的精细化处置方案,明确预警发布的标准、应急抢险的队伍、群众转移的路线、物资调配的渠道,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要加强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实战,检验预案的可行性,锻炼队伍的反应能力,磨合部门的协同机制。

  二要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补齐“欠账多、标准低”的基础设施短板。硬件不强,安全难保。对于X区城市内涝综合整治工程(一期),相关部门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冲刺,确保项目尽快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让群众早日受益。同时,要立即着手谋划二期工程,对尚未覆盖的区域、新出现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摸排,科学规划,争取项目早日立项、早日开工。在防溺水设施方面,要对全区海岸线、重点河湖、水库、池塘等水域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警示标志、安全隔离设施、救生圈、救生绳等“救命”设备配齐、配足、管好、用好。发现缺失或损坏的,要立即补充和更换,绝不能让安全设施形同虚设。

  三要进一步深化科技赋能,打造“全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