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老师们,朋友们: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满怀喜悦和崇敬之情,在此隆重集会,共同庆祝属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节日。首先,我谨代表、市、、协,向辛勤耕耘在全市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X市教育世家”、捐资兴学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年度教育系统单项奖的获得者。这些受表彰的先进典型,是全市近X万名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你们当中,有扎根讲台数十载、育得桃李满天下的资深名师;有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的青年才俊;有心系桑梓、慷慨解囊的社会贤达;也有一家数代、薪火相传的教育世家。你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深刻践行了崇高伟大的教育家精神。全市人民感谢你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过去的一年,是X教育事业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奋发有为中硕果累累的一年。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贯彻_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教育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全市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 ……略…… 分发挥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的引领和保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第二,聚焦核心任务,全力培育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要在“德”字上立根固本。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要抓住思想理论课这个关键课程,不断推进内容、教材、教法改革创新,让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同时,要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在“能”字上提质增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要着力发展素质教育,既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构建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体系,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体验中增长才干、健全人格。三要在“全”字上协同发力。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劳动锻炼的机会,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增长本领,实现全面发展。
第三,服务中心大局,奋力彰显教育强市的担当作为。教育与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共生共荣。X市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教育必须主动融入、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展现价值。一要以高等教育为龙头,打造创新驱动的新引擎。要集中力量支持市域内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本市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要深化科教融汇,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现代产业学院,推动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我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二要以职业教育为关键,筑牢实体经济的强根基。要坚定不移地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紧密对接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集群,构建与产业结构高度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着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崇尚技能、技能成才”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三要以对外开放为窗口,构筑合作交流的新高地。要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和开放基因,拓展与国内外高水平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要积极参与和发起区域性、国际性的教育合作项目,鼓励师生互访、学术交流,努力将X市建设成为区域领先、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对外开放示范区。
第四,坚守人民立场,倾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满意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持续推动教育朝着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一要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要坚持教育布局优先规划、教育设施优先建设,科学预测人口变化趋势,精准规划学校布局,加快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确保学位供给充足。要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治理等改革,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校际间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学”,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热”等问题。二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公正。要高度关注并切实保障特殊_的受教育权利,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的关爱帮扶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在求学路上掉队。要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决维护教育公平的底线。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引导其成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三要积极回应社会民生关切。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课后三点半”、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负担过重等急难愁盼问题,拿出实招硬招,持续深化“双减”工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质健康管理,切实为学生、家长和教师减负,构建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
同志们,老师们!强教必先强师。建设教育强市,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借此机会,我想对全市广大教师提几点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涵养高尚师德,争当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