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综合高中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国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前期综合高中试点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我市综合高中试点工作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代表,以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刚才,市教育局、X区教育局、中学和职业中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分析了问题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综合高中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
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工作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推进综合高中试点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战略的必然要求
的以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发展综合高中,支持技工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这为我们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x年)》与相关教学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方向。这些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普融通的高度重视。
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综合高中试点工作打破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壁垒,构建了更加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这是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全国多个省 ……略…… 累了宝贵经验。
(一)课程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特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我市三所试点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积极探索构建"基础+专业+拓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X中学(合作办学单位:X区综合职教学校)通过普职教育集团整合资源,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将普通高中基础课程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既保证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该校开设了机械加工、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供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目前已开发专业课程12门,编写校本教材8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
X中学(合作办学单位:X市第一职业中专)依托体育艺术特色优势,与职校共建学分互认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该校在保证普通高中文化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体育训练、艺术设计等特色课程,并与合作职校共同开发了10门专业技能课程,实现了体育艺术特长与职业技能的双向培养。目前,该校已有200余名学生选择了职业技能课程,其中30余名学生在市级以上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奖。
X区国开实验学校(合作办学单位:X区职教中心)借力自贸区产业资源,开设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区域产业适配课程,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高度对接。该校与5家企业合作开发了工业机器人操作、智能制造基础等前沿课程,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行业最新技术和工艺。目前,该校已建成2个专业实训中心,配备了价值30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职普融通机制逐步完善,学生发展通道更加畅通
学籍转换和学分互认是推进职普融通的关键环节,我市试点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各试点学校均建立了灵活的学籍转换机制,参照福州市"综合高中班学生入学后原则上全部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符合中职学校入学条件的学生最迟可自愿在高一下学期期末前申请转为中职学籍,学籍只转一次"的做法,明确规定高二前学生可依个人兴趣和学业水平由普高向中职学籍有序转换,保障了学生的选择权。
在学分互认方面,X中学与合作职校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学分互认实施细则,参照安徽建筑大学"教学内容全面覆盖且教学要求高、课程学分多的课程,可认定教学要求较低、课程学分较少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相近程度达80%及以上),且拟认定课程学分原则上不得低于已修课程0.5学分"的标准,对两校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对接。目前,两校已实现20门课程的学分互认,为学生跨校选课提供了便利。X区国开实验学校还创新推出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兑换学分"机制,学生获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可按规定兑换相应课程学分,激发了学生学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据统计,我市试点学校目前学籍转换率达到12%,高于全国职普融通班平均8.7%的学籍转换率,表明我市职普融通机制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与杭州"融通比例上限达50%允许二次融通"的做法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资源整合共享取得突破,办学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资源整合共享是综合高中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市各试点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普职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X中学与合作职校共建了"普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实训场地等资源的共享共用。两校共同投入500余万元,建设了3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可同时满足200名学生开展实训教学,设备配置达到了教育部《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其中计算机实训室配备的计算机主频≥3GHz,内存≥16GB,硬盘≥1TB,完全满足教学和实训需求。
X区国开实验学校充分利用自贸区产业资源,采用"普职师资融合+智慧化实训"模式,与1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了2个"厂中校"实训基地。该校参照黑龙江省"数智化教学创新实训基地设备采购"标准,投入437万元建设了智慧化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互动显示系统、媒体终端、阵列麦克风套件等设备,极大地提升了实训教学水平。学校还与企业共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技术骨干定期到校授课,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试点学校均建立了教师交流机制,X中学与合作职校互派教师20余名,开展联合教研活动30余次,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市教育局还专门组织试点学校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累计培训教师150余人次,为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虽然我市综合高中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课程整合不够深入、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产教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聚焦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一)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要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构建符合综合高中特点的课程体系。一是要优化课程结构。各试点学校要在保证普通高中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合作职校的专业优势和区域产业需求,开发更多优质的职业技能课程。参照福州市"将相关职业教育技术类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整合,原则上以普通高中课程为主,开发具有综合高中班特点的课程"的要求,科学确定普高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的比例,确保学生既能打好文化基础,又能掌握一技之长。
二是要加强课程整合。要深入研究普高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的内在联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实现有机融合。X中学要继续完善"基础+专业+拓展"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X中学要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特色优势,推进体育艺术特长与职业技能双向培养,开发更多融合性课程。X区国开实验学校要进一步对接自贸区产业需求,增设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课程,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
三是要创新教学模式。要积极推广项目式学、情境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各试点学校要充分利用智慧化实训基地,开展虚拟仿真教学、远程协同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要借鉴成都市洛带中学"在专业课程方面,整合优势专业,开设了汽车维修与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等6门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专业课选择"的做法,扩大学生选课自主权,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是要加强课程评价。要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参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相关要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为学生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二)完善学籍管理机制,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
学籍管理是推进职普融通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学籍转换和学分互认机制,为学生成长发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