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信用创建与小微融资工作调度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关于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全面总结我市前期在争创第五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形势,系统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确保我市能够如期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持续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信用支撑、畅通金融血脉。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副市长同志,分管副秘书长同志,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等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及发改、金融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内12家主要银行机构(含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董事长或行长,以及30家重点小微企业代表。刚才,市发改委汇报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示范区争创进展情况,市金融办汇报了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推进情况,、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X银行分别就信用创建实践、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小微金融服务创新作了交流发言,大家的汇报和发言都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内容详实、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既总结了好经验、好做法,也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我都完全同意。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借鉴这些好经验,对照自身工作找差距、补短板,切实把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信用创建与小微融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始终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把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作为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的关键举措,统筹推进、协同发力,两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标志性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性。
(一)前期工作成效显著,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坚持“诚信立市、信用兴市”理念,持续深化信用信息归集、应用和监管,全市信用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2x年月,我市综合信用指数以89.6分的成绩连续9个月位居全省14个市州首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稳定排名第82位,较202x年初上升18位,其中信用信息归集完整性、信用应用场景丰富度、失信联合惩戒力度3个细分领域排名进入全国前50位,成为全省唯一连续9个月保持综合信用指数第一的市州。从具体实践来看,一是信用信息归集能力持续增强 ……略…… ,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信用创建与小微融资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不容忽视,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从信用创建来看,一是全国示范区争创竞争激烈。截至202x年月,全国已有89个城市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我省已有市、市2个市州获批,目前还有市、X市等4个市州也在全力争创第五批示范区,这些城市在信用信息归集、应用场景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比如,X市已建成省级信用应用创新试点项目12个,信用信息归集总量达1.8亿条,远超我市;X市在信用+文旅、信用+医疗等领域推出了20余项创新应用,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相比之下,我市虽然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全省第一,但在信用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信用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差距,如果不加大工作力度,很可能在争创中落后。二是信用信息应用存在“断点”。虽然我们归集了大量信用信息,但信息的“使用率”“转化率”还不高,部分部门对信用信息的应用意识不强,在行政审批、采购、项目招投标等工作中,没有充分参考市场主体信用状况;部分领域信用应用场景还比较单一,比如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信用应用几乎还是空白,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同时,信用信息共享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部分部门由于数据安全、系统不兼容等原因,未能实现信用信息实时共享,目前仍有6个市直部门的信用信息需要人工报送,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三是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不够。虽然我们出台了《X市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明确了32项惩戒措施,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部门存在“不愿管、不敢管”的情况,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往往停留在“公示曝光”层面,没有真正落实到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资金扶持等关键环节。比如,202x年我市共认定失信企业120家,但其中只有45家被限制参与采购、项目招投标,惩戒覆盖率仅37.5%,远低于全省50%的平均水平,导致部分失信主体“失信成本低、守信收益少”,影响了信用体系的权威性。
从小微企业融资来看,一是融资需求满足率仍有提升空间。虽然我们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解决了75%的有效融资需求,但仍有25%的企业(约160家)未能获得贷款支持,主要原因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问题,部分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记录不完善,比如有82家企业因未按时报送财务报表、存在逾期还款记录等,信用等级被评为B级以下,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二是银行信贷产品不匹配,部分银行机构的小微贷款产品仍以“抵押物”为核心,对科技型、轻资产型小微企业的适配性不足,比如我市有13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其中85家属于轻资产企业,由于缺乏厂房、土地等抵押物,仅32家获得贷款,适配率仅37.6%;三是融资服务效率有待提升,虽然我们推行了“限时响应”,但部分银行机构审批流程依然较长,目前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审批时间为7个工作日,其中国有大行平均审批时间达9个工作日,比地方法人银行多4个工作日,部分企业因审批时间过长,错过了生产经营的最佳时机。比如,区镇的食品加工厂,202x年月申请200万元贷款用于中秋月饼生产,但某国有大行审批耗时12个工作日,等贷款发放时,月饼生产旺季已过,企业只能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影响了生产计划。二是融资成本“隐性负担”依然存在。虽然我们将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8%,但部分银行机构仍通过收取“服务费”“咨询费”、要求购买理财产品等方式,增加企业隐性成本。据调查,202x年我市有68家小微企业反映存在隐性收费,平均每家企业每年多支出费用2.3万元,其中某股份制银行对32家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服务费”,费率在0.5%-1%之间,仅此一项就增加企业成本120万元。同时,部分小微企业为获得贷款,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准备各类材料,聘请中介机构整理财务报表、办理抵押登记等,这些“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也间接增加了企业负担。三是政银企对接机制不够顺畅。虽然我们建立了周调度机制,但部分银行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银行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还款能力,企业不熟悉银行的信贷产品、申请流程,导致“银行有资金、企业有需求,但对接不上”。比如,202x年X银行推出了“小微快贷”产品,额度最高500万元、利率4.5%,但由于宣传不到位,仅有35家企业申请,其中28家获得贷款,产品使用率仅7.6%;同时,部分部门在推送企业需求时,没有对需求进行“精准筛选”,将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需求推送给银行,导致银行“无效对接”增多,增加了工作负担,202x年全市共推送企业需求860条,其中120条因企业资质不符被银行退回,无效推送率达14%。
同志们,信用创建关系到我市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小微融资关系到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根基,两项工作都容不得半点懈怠。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站位,把这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既要看到成绩、坚定信心,也要正视问题、补齐短板,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信用创建与小微融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当前,距离第五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申报截止时间还有X个月,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也面临着“稳增长、保主体”的紧迫任务。各地各部门要聚焦关键环节,抓住重点难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以争创全国示范区为目标,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争创第五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是、确定的重要目标任务,必须举全市之力推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全面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量
信用信息是信用建设的“基础原料”,必须做到“应归尽归、应享尽享”。一是扩大信息归集范围。市发改委要牵头制定《市202x年信用信息归集工作方案》,将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12个重点行业的信用信息纳入归集体系,明确各部门信息归集的责任、范围和时限,确保202x年月底前,全市信用信息归集总量突破1.5亿条,其中企业信用信息达600万条、自然人信用信息达1.2亿条,较现有数据增长25%以上。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型市场主体的信息归集,比如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约车司机等,确保信息归集无死角。二是打通数据共享通道。市数据局要牵头协调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人社局等18个尚未实现实时共享的部门,在202x年X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实现信用信息实时推送、实时查询;同时,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白名单”制度,对符合条件的部门、银行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授予信用信息查询权限,目前已为32家单位开通权限,下一步要扩大到50家以上,确保信用信息“用得好、用得上”。三是强化数据质量_。建立信用信息“三级审核”机制(部门初审、平台复审、市级终审),对归集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审核,对存在错误、遗漏的信息,要求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整改到位。202x年每季度开展一次数据质量专项检查,对数据质量合格率低于95%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确保信用信息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2.创新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
要坚持“以用促建”,围绕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出更多可感知、可体验的信用应用场景。一是在服务领域“提质扩面”。市服务中心要牵头梳理服务事项,202x年月底前新增“信用免押”事项30项、“信用优先办”事项25项,年底前实现全市高频服务事项“信用应用”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推行“信用积分”制度,对自然人、企业的守信行为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兑换服务便利、公共服务优惠等,比如积分达100分以上的自然人,可享受“办事免排队”“材料容缺受理”等服务,积分达200分以上的企业,可优先获得补贴、项目扶持等,目前已在区试点,下一步要在全市推广。二是在民生服务领域“破冰突破”。在教育领域,市教育局要推出“信用+校园服务”,对守信家长,可享受子女入学“线上预约”“优先办理”等便利,对守信学校,在评优评先、资金拨付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医疗领域,市卫健委要推行“信用+就医服务”,对守信患者,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免押金住院”等服务,目前已在X市第一人民医院试点,已有1200名患者享受该服务,下一步要扩大到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在养老领域,市民政局要推出“信用+养老服务”,对守信养老机构,优先纳入购买服务名单,对守信老年人,可享受养老服务费用减免、优先入住公办养老院等优惠。三是在产业发展领域“精准赋能”。在工业领域,市工信局要建立“工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将企业分为AAA、AA、A、B、C五个等级,对AAA级企业,在技术改造、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优先推荐参与省级、国家级评选;在文旅领域,市文旅广体局要推出“信用+文旅服务”,对守信文旅企业,优先纳入“X市优质文旅企业名录”,对守信游客,可享受景区门票打折、酒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