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层监管力量与任务量不匹配,“小马拉大车”问题突出
(二)新兴业态监管规则滞后,“不会管、不敢管”现象并存
(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不够顺畅,“九龙治水”效率偏低
(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发展、轻安全”倾向明显
二、加强我县市场监管工作的具体建议
(一)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监管基础,破解“力量不足”瓶颈
1、优化人员编制配置
2、加强业务能力培训
(二)完善规则体系,创新监管方式,破解“新业态监管难”问题
1、加快制定新兴业态监管细则
2、推广“智慧监管”模式
(三)健全联动机制,凝聚监管合力,破解“协同不畅”困局
1、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2、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四)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宣传引导,破解“企业重视不够”难题
1、推行“企业主体责任清单”
2、构建“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
……
县代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
案由:关于聚焦民生需求 强化全链条监管 推动我县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当前我县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现实考量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消费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知识产权保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中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经验。但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家(截至2025年6月底数据),新业态(如直播电商、社区团购)、新模式(如预制菜加工、共享经济服务站)不断涌现,市场监管工作面临“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的挑战,部分领域仍存在短板弱
……略……
门掌握的农药经营许可数据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流通环节抽检数据未实时共享,导致3家违规经营户未被及时纳入联合惩戒名单;再如,网络餐饮服务监管中,商务部门推动的“线上餐饮备案”与市场监管部门的“线下实体店核查”数据不同步,2025年上半年查处无证“外卖厨房”17家,均因信息未互通导致问题反复。
(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发展、轻安全”倾向明显。部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侥幸心理,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抽查的1200家企业中,38%的企业未按规定建立进货查验记录,21%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卫生条件不达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中,12%的设备未按时进行年度检验,个别企业甚至存在“先使用、后补检”现象。2025年5月某食品厂因未按规定储存冷链食品导致120公斤变质原料流入市场,经查实系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未落实“日_、周排查”制度所致。
二、加强我县市场监管工作的具体建议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更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前期走访调研(共收集企业、商户、消费者意见156条),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监管基础,破解“力量不足”瓶颈。
1.优化人员编制配置。建议县委编办牵头,结合各镇街市场主体数量、地域面积等因素,动态调整基层市场监管所人员编制,在XX镇、XX镇等市场主体超500家的重点镇街增设2-3名专职监管岗位,通过“县管乡用”“定向招录”等方式补充专业人才(如食品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一线监管人员与市场主体比例不低于1:200。
2.加强业务能力培训。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每季度组织“监管能力提升班”,重点围绕新业态监管、文书规范、应急处置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建立“老带新”结对机制,安排5年以上经验骨干与新入职人员签订“传帮带”责任书,2025年下半年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覆盖全体基层人员。
(二)完善规则体系,创新监管方式,破解“新业态监管难”问题。
1.加快制定新兴业态监管细则。针对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领域,由县司法局、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XX县网络交易经营主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平台“信息核验、数据报送、消费者权益保障”三大责任,规定直播营销中“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的界定标准和处罚措施;在XX电商产业园设立“新业态监管试点”,探索“沙盒监管”模式,允许合规企业在限定范围内先行先试,成熟后推广经验。
2.推广“智慧监管”模式。依托县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数据,2025年底前建成“XX县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实现市场主体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一网通查”;在食品生产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电梯扫码报检”等智能监控系统,2025年完成80%的重点企业接入,通过实时预警减少现场检查频次30%以上。
(三)健全联动机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