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社区围绕“家门口服务”目标,依托“功能、节能、智能”设计理念,以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以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为抓手,通过采取“+企业+国资公司”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高品质打造“+综合服务+社会治理”立体式群服务阵地功能体系,形成圈圈有核心、圈圈有高地、圈圈有特点的群服务阵地功能体系布局。
一、一体化构建阵地体系
健全组织体系。坚持以引领促各方资源统筹联动,强化“一核引领”,按照“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原则,把社区报到员纳入社区管理,完善“街道工委—社区综合—网格总支(支部)—小区支部(小组)—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将整个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由社区兼任网格长,每个网格配 ……略…… 度、组织员、协会志愿者认领等方式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截至目前,依托“民情遍访”“我为群众办实事”“萤火夏宁”等活动,三类服务平台已累计服务群众3670余件次,为群众办理实事2980余件。
二、全领域整合服务资源
强化引领作用。发挥街道(工)委统领作用,将群阵地建设与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在“社区、街区、景区”等开放式场所建立群服务站。街道(工)委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运营社区托育中心、养老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超市、便民服务网点等经营性公共服务场所,持续连接周边的区一小、二中、中心幼儿园、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街道卫生院老年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场所,全面畅通医、学、住、养、娱便捷高效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发挥组织凝聚作用。深化共建联建,立足于服务资源整合,与XX区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医保局、中心幼儿园等区域化成员单位,以及快递服务点、老年歌舞戏曲协会、禁毒协会、XX志警等两新组织共建联建,凝聚放大各生活圈的优势和特色,对接居民群众的多元需求,实现区域化成员单位的资源统筹和调配联动。深化资源共享,积极为群阵地内成员单位提供各项设施,依托渊明文化主题XX、渊明书院、贤母园家风教育基地等,在组织开展好“群服务+”的活动中,激活共建单位、两新活力,提升共建圈内群阵地的繁荣度、辐射力和吸引力。
推进智能服务作用。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着力开启智能化建设,完善XX社区智能管理系统,在社区警务室布局大数据中心1个、管理平台1个、识别系统4个、广播系统1个,做到人脸识别、视频采集、MAC信息收集、车辆管理、云广播等五大功能协同融合,结合社区5个网格,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一体推进。综合管理平台以强基、数字社区、智能安防、社区治理、便民服务五大功能为支撑,将社区内所有员、老年人、商户、企业经营者等人员信息纳入系统可视化范畴,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
三、立体化推进创新机制
组织整合提升工作合力。按照“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发展融合”总体思路,创新性搭建以社区为核心,吸纳共建单位、驻区单位、职能单位、两新组织等为主体的城市社区联盟组织构架,不断增强社区组织统筹协调功能。联盟全员下沉网格,每人认领责任片区并挂牌公示,让居民群众全天候看得到员、第一时间找得到干部。制定社会治理和社区服务工作内容形成为民服务清单,下沉干部对网格事务包干负责,结合“红色代办”服务,鼓励员开展各类“微服务”,联盟开展组团服务,将“千条线”聚拢到网格“一根针”。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送百家暖、结百家亲“400走访”活动,推行以“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为主要内容的“三提三知”群众工作法,坚持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
机制创新构建协同治理。坚持物业联建机制,发动业委会、物业、社区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干部、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交叉任职,以组织为核心、员为先锋,积极打造“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着力推进双进双联、吹哨报到机制,通过“网格吹哨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