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坚持以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的坚强领导下,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加大管治力度,推进生态向善向好,着力以全区各领域各方面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提供坚强保证。
一、切实提高站位,压紧压实管治责任
1.加强统筹谋划,抓实重点工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敏尔对河西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目标定位,制定《区关于贯彻落实十项行动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的实施方案》和202x年度10项工作方案共同构成的河西“1+10”实施方案,召开全区大会进行部署推动。及时对标对表十项行动各专项行动方案,制定一系列具体落实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主要负责同志两次召开会扩大会议暨十项行动工作推动会议,强化科学分析统筹调度、系统推动,区级领导分兵把口、靠前指挥,加大对各自牵头行动的落实力度,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平稳有序开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引领基层治理等行动召开专题会议15次,及时研究谋划下一步思路招法,细化明确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动精神和部署在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大兴调查研究,深化成果运用。深入学贯彻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对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制定《关于在全区大兴调查研究的安排方案》,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明确12个方面调研重点,营造大兴调查研究浓厚氛围。区级领导以上率下、作出示范,带头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经常性深入市场主体、项目工地、科创主体、街道社区等点位,主动问需、精准服务,认真思考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具体举措。召开理论学 ……略…… 组织改革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最广泛地把人民群众凝聚在的周围。严格落实管武装责任,召开全区武装工作会议听取14个街道工委管武装工作述职,扎实推进国防动员_改革,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3.增强基层治理成效。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基础鲜明导向,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的区级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小组,围绕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等设置6个专项工作组,组织制定“1+7”具体行动方案,两次召开全区引领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就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开展作出全面部署。做优做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完善三级城市基层联席会议、“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民意直通车等工作机制,深化运用“红色议事厅”、“红色氧吧”、“1+N帮1”等经验做法,加强与1100余家共建单位组织的互联互动,完成14个街道对59个区属职能部门的考核评价工作,推动237个物业服务企业、104个业委会等各类组织向社区组织述职,基层组织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大力实施“蔷薇工程”,深化“万微网”治理模式,做实做强12910个微网格和673个专属网格,持续扩充由3.2万余名员组成的“2+N”工作小组力量,以实施“谋发展、转、办实事”行动为抓手,加强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推动解决,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8万余件,解决问题近7千件。聚焦“两新”有效覆盖,强化对全区2600余名新业态新就业_的凝聚引领和服务保障,依托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站点等载体积极推进“津新驿站”建设,打造“青蜂骑手·越青春”、“把住服务方向盘·启动红色新引擎”等特色站点,最大限度汇聚基层治理整体合力、夯实的基层基础。
三、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调度。持续巩固会领导下的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和以财经委员会牵头负责的工作推动机制,定期召开会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强对经济运行中新情况、新问题的沟通协调、分析研究、推动解决。充分发挥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大联席”、“小机制”机制作用,强化各工作专班实体化运行,动态跟踪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下力气推动经济指标“好上加好、短板拉长、弱项加强”。全力做好“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储备实施,推动项目总数增至173个,总投资1717.7亿元,新增纳统项目12个,总投资171.5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45.5亿元。目前在建项目达76个,总投资888.6亿元,中交智运总部、中水北方新科研楼等11个产业类项目进展有序,海河柳林先达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启动,推动天津软件园先导区、检验检测认证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加快落地,形成接续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558.78亿元,增长3.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14.2%,超时序进度8.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7.89亿元,税收占比8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67亿元。
2.深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牵引,深入贯彻落实在深入推_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召开十二届七次全会,制定《关于认真学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全区上下在认识上深化、行动上深入,扎实推_津冀协同发展在河西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召开招商引资攻坚行动专题会议、202x年度优秀企业表彰大会和招商大会,推动建立“区领导季走访、部门月走访”工作机制,深化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力度,完善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模式,推动“中交系”、“设计系”、“航天系”、“水电系”等特色央企、国企生态圈发展壮大,累计引进中核二四、哈电国际、中电科技等京冀企业114家,完成内资实际到位额108.85亿元,同比增长13.1%。深入挖掘城区空间潜力,巩固壮大楼宇经济、园区经济,采取筑巢引凤、腾笼换鸟、提升改造等方式,推动鑫银大厦等14座特色楼宇提质升级,新增楼宇企业1528家,实现税收23.71亿元,活化利用渤海无线电厂区打造哪吒·设计小镇;依托天津美术印刷厂旧厂区建设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园,全面提高区域承载能力。深度推进各领域协同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养老企业加强同河北地区的互动联动、共建共享,组织区内企业参与“副食蔬菜供应链”等项目开发合作,努力在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做样板、当标杆。3.完善多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聚焦金融、设计、数字经济、航运服务、商贸服务等“五大五小”十个产业,持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擦亮“友谊路金融街”、“设计之都先行区”、“区数字经济主题园”、“小白楼航运服务聚集区”、“文化中心文旅商融合标志区”等金字招牌。立足全市金融街和商务区建设规划布局,制定《区友谊路金融街建设规划方案》,大力推进友谊路金融街建设,成功引进大家人寿保险、宏源期货等11家金融机构,组织银企对接会13场,为企业融资超过150亿元,做优做强金融“生态圈”,金融业存贷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大力推动设计产业发展,新引进设计企业25家,北方设计联盟成员单位达312家,在河西纳税的138家成员单位实现全口径税收3.76亿元,同比增长23.4%。推进新八大里数字集聚区建设,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引进大华信息、瑞颐数科等数字经济企业25家,园区现有企业达440家,全区1956家数字经济企业实现营收58.76亿元,增长27.7%。制定《区推动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新引进航运服务业企业49家,与中国银行合作打造航运金融中心,促进金融服务和航运服务深度融合,以泰达大厦为载体打造天津国际航运大厦,成功举办202x年中国·天津河西国际航运服务聚集区建设发展论坛暨北方国际航运物流展,小白楼航运服务聚集区影响力持续扩大。壮大商贸服务业能级,新增商贸类企业1089家,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70亿元,同比增长10%。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对专业咨询、健康服务、文化体育、人力资源、检验检测“五小”产业加强引导、挖掘潜力、推动提升,推动产业成链成群、成龙配套,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生态。
4.持续营造创新创造浓厚氛围。坚持把创新思维融入全区发展大局,保持定力、舍得投入,全力推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加速汇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用好用足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南理工北方研究院等优质平台资源,增强与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链接,强化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力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42家、雏鹰企业53家,新引进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等科创服务企业29家,加快打造科创服务生态圈。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全面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开通河西人才服务专线,实现引才落户全流程网上办理,新引进各类人才1357人,成功举办为期一个月的首届“河西人才节”,开展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人才服务直通车等十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如何考准考实干部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