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始终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重要工作。今天,我们召开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调度会,就是要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压实责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饱满的热情,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刚才,几个部门和乡镇(街道)作了很好的发言,讲得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共同把工作做好。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任务,在“知责”中增强使命担当
(一)把握宏观大势,在“识局”中找准方向定位
从全国来看,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但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愈发激烈,可谓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兄弟县区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如果我们不能在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就会在区域竞争中掉队落伍,就会错失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从全省全市来看,、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把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们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全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产业链招商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要积极融入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借助政策东风,发挥自身优势,在招商引资中抢占先机。
(二)审视自身发展,在“明责”中增强危机意识
近年来,我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投产,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项目数量来看,虽然引进了一些项目,但大项目、龙头项目相对较少,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从产业 ……略…… 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根据园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比如,科创智慧产业园区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等。要围绕园区的产业定位,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形成“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导”的发展格局。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要创新园区管理_机制,赋予园区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园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园区管委会要树立“服务就是生命、创新就是灵魂”的理念,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园区项目准入机制,严格项目筛选,提高项目质量,确保园区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三)创新招商方式,开辟项目引进新路径
开展精准招商。要加强对目标企业的研究和分析,建立目标企业库,制定个性化的招商方案。要组织专业招商团队,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招商。要充分利用各类展会、论坛、推介会等平台,开展招商活动,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我区专场招商推介会,展示我区的投资环境和优势产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推进以商招商。企业是招商引资的主体,也是最好的招商大使。要加强与现有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介绍上下游合作伙伴和关联企业来我区投资。要对以商招商成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企业以商招商的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培育本土企业,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让本土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探索资本招商。要充分发挥资本的撬动作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要加强与各类投资机构、私募基金的合作,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引进优质项目。要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强化项目服务,营造营商环境新生态
优化审批服务。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要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等模式,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要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加强要素保障。要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要加强人才要素保障,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做好跟踪服务。要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签约项目要跟踪推进,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对在建项目要加强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对投产项目要定期回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建立项目服务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对项目服务情况进行定期考核,确保项目服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要素保障,在“尽责”中破解发展瓶颈
(一)加强土地资源保障,让项目“有地可落”
土地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已成为制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方面,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清理闲置土地,为项目建设腾出更多空间。另一方面,要严格项目用地审批,按照“亩均效益”原则,对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税收贡献等指标进行严格审核,优先保障重点项目、优质项目的用地需求。同时,要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加强资金要素保障,让项目“有钱可投”
资金是项目建设的血液。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争取银行贷款,扩大信贷规模。要建立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促进银企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合作。二是充分发挥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要规范投资基金的运作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三是鼓励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三)加强人才资源保障,让项目“有人可用”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要树立“人才强区”理念,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要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出台住房、医疗、教育、科研经费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人才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加强基础设施保障,让项目“有基可承”
基础设施是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在交通方面,要加快推进高铁XX线、城市快速路XX通道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提高区域交通通达性。在能源方面,要加强能源供应保障,推进XX风力发电场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水利方面,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防洪抗旱能力。在通信方面,要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数字XX”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完善工作机制,在“督责”中压实工作责任
(一)健全调度推进机制,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调度推进机制,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对重点项目要实行领导包联制度,每个重点项目明确一名包联领导、一个责任部门和一名具体责任人,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建设。包联领导要定期深入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责任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帮助企业办理各类手续,提供全方位服务;具体责任人要做好项目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及时掌握项目动态。要建立项目进度台账,对项目的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干部工作活力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全区综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突出考核重点。考核内容要涵盖项目引进数量、质量、投资强度、税收贡献、落地速度等方面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