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它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铜墙铁壁”,是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压舱石”。在2025年下半年这个关键节点,我们召开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推进会,就是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真抓实干的,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认清形势,在居安思危中增强责任担当
(一)成绩值得肯定,坚定前行信心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_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安全生产指标来看,事故总量持续下降。截至目前,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X%和X%,较大及以上事故保持“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这得益于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层层压实责任,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了事故的发生。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我们不断完善_机制。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充实了应急管理力量,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了专业应急救援队伍X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X支,储备应急物资X余件(套),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层基础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夯实。我们以创建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载体,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X场次,发放宣传资料X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X万余人次。同时,加强了对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 ……略…… 泰山。要严格落实“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强化领导责任。各级和要把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工作全局,定期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抓安全、管安全,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事件亲自处置。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抓好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要加强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制定完善行业安全标准和规范,加强源头治理,严格市场准入,强化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形成监管合力。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三违”行为。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二)聚焦风险防控,织密“安全网络”
隐患是事故的根源,防控是安全的关键。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风险辨识_和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全面开展风险辨识_。要建立健全风险分级_机制,对全区各行业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科学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建立风险台账,实行分类管理。对重大风险要采取针对性的_措施,落实_责任和_措施,加强实时监控和预警,确保风险可控。要加强对城市安全风险的辨识_,重点关注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城市燃气、电力设施、排水系统等领域的安全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_方案,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坚持企业自查、部门检查、督查相结合,开展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企业要建立完善隐患自查自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隐患整改到位。要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等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重点时段和重大活动安全保障。要高度重视节假日、汛期、冬季等重点时段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提前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检查和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要针对重点时段的天气特点和安全生产规律,突出抓好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_。
(三)严格监管,高悬“利剑”
监管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要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监管、严格,保持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加大力度。要统筹整合资源,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规范程序和行为,做到严格、公正、文明。要突出重点,针对事故易发多发的行业领域和企业,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要建立健全联合机制,加强与公安、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强化精准。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和安全风险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检查方案,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精准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检查情况和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环境。严肃追究责任。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问责追责制度,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列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对因工作失职失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员干部,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以严格的问责追责倒逼责任落实。
(四)强化宣传教育,培育“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育全社会的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素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知识技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比如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应急演练等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强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宣传报道,发挥警示作用,引导企业和群众吸取教训,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强化教育培训。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社区居民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建立健全安全培训考核机制,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确保培训质量,防止培训走过场。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要积极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安全文化建设典型。要加强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在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等场所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安全知识宣传栏等,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品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三、聚焦短板,在夯实基础中提升应急能力
(一)加强基层基础,筑牢“第一道防线”
基层是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加强基层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