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_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问题,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区上下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全力推动"三资"管理提质增效,为全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群众的共同财富,关系到农村基层_稳定,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三资"管理,是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创新"三资"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三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底数不清、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效益不高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认清形势,以清醒头脑把准"三资"管理航向标
(一)从政治高度看,做好"三资"管理是夯实基层基础的必然要求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三资"管理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强"三资"管理,不仅能够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还能通过透明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让群众看到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每一份资产的使用、每一块资源的开发,切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三资"的规模和构成日益复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集体资产租赁、土地流转等经济活动增多,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需求,这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强"三资"管理,构建数字 ……略…… 结合打造电商品牌,依托田园风光开发农事体验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要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资金预算、审批、监督全流程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和程序,严格执行专款专用。通过银行专户存储、财务公开、第三方审计等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禁挪用、截留、侵占集体资金,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乡村振兴的刀刃上。
(三)强化监督,确保"三资"管理公开透明、规范运行
要建立健全"三资"监督机制,构建由党内监督、群众监督、部门监督和y论监督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党组织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等方式,确保"三资"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党内规章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举报信箱、开通监督热线,鼓励村民对"三资"管理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实名举报;强化部门联动监督,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形成合力,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同时善用y论监督,利用媒体曝光典型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压力。要全面推进"三资"公开,除依托传统村务公开栏,还应积极搭建网络公开平台,运用微信公众号、村级事务公开APP等载体,实现"三资"管理使用情况的动态化、常态化公开,确保群众随时可查、全程监督。此外,需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引入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每季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资产运营、资源开发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确保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四)提升效能,促进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
要将"三资"管理与农村基层治理有机结合,构建起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资产运营和资源分配流程,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管理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以透明化、规范化的"三资"管理为抓手,通过村务公开、民主决策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切实增强其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为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此外,要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作为提升"三资"管理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围绕政策法规解读、财务管理实务、资产盘活运营等内容进行授课;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通过案例研讨、经验交流、实地观摩等方式,让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三资"管理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夯实基础,以绣花功夫筑牢"三资"管理硬支撑
(一)全面清查,摸清"三资"家底
组建专业队伍。成立由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组成的"三资"清查工作专班,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成清查队伍,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明确清查范围。对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设备、林木、水域等资源性资产,集体所有的厂房、店铺、办公楼等经营性资产,以及集体所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资金性资产。规范清查程序。按照"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的程序,对"三资"进行清查核实。清查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清查结果真实、准确、完整。
(二)健全制度,规范"三资"管理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管。要实行村账镇管制度,由乡镇(街道)财政所统一管理村集体财务,确保财务收支规范、透明。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对集体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资产台账,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掌握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情况。要规范资产的购置、处置、租赁等行为,实行公开招标、拍卖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确保资产交易公平、公正、公开。规范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林地、草地、水域等资源的管理,建立资源台账,明确资源的权属和用途。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资源的承包、租赁、流转等行为,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三)加强培训,建强"三资"队伍
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农村基层干部、"三资"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三资"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培训内容要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确保培训效果。引进专业人才。鼓励各乡镇(街道)引进会计、审计、法律等专业人才,充实到"三资"管理队伍中,提高"三资"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人才。加强考核管理。建立健全"三资"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存在问题的进行问责处理。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严禁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挪用集体"三资",确保"三资"管理人员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四、创新方法,以改革思维激活"三资"管理新动能
(一)推进数字化管理,提高"三资"管理效率
搭建数字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全区统一的农村"三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三资"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管理和共享利用。平台要具备财务核算、资产监管、资源管理、公开公示等功能,为"三资"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推进数据整合共享。加强与财政、审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数据对接,实现"三资"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的整合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要建立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开展线上监管服务。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对"三资"管理的线上监管和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为农民群众提供线上查询、投诉举报等服务,方便群众监督。
(二)探索市场化运作,实现集体资产增值
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确其市场主体地位,赋予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开展产权交易试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产权交易试点,规范产权交易行为,提高产权交易的市场化程度。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将闲置的资产、资源进行公开交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股权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加强对合作项目的监管,确保集体资产安全和收益稳定。
(三)推动融合化发展,拓展"三资"利用渠道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三资"管理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创办企业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将"三资"管理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利用集体资金、资产,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共同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将"三资"管理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加强对农村集体资源的生态保护和管理,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行为。要利用集体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