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_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培训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前期“赋能社区・守护平安”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工作成效,深入分析当前全市消防安全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压实责任,扎实有序推进11类_消防安全能力大培训行动,全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民消防安全教育体系,为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筑牢坚实基础。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消防救援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区县分管领导、街道(乡镇)主要负责人、社区工作者代表以及相关行业部门负责人等。刚才,X消防救援支队、X街道、X社区等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消防安全培训工作成效,坚定推进_培训行动的信心和决心
(一)精心筹备,课程设计直击痛点
在“赋能社区・守护平安”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筹备期间,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专家深入全市127个社区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通过逐户 ……略…… 建立起“社区组织、社区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的三维“明白人”体系。例如,X区在培训后,社区组织带头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每月至少开展2次;社区网格员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平均每周巡查次数从3次增加到5次;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消防知识普及,累计开展志愿活动50余场。在横向上,实现“理论教学、实操演练、考核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在深度上,打造“隐患排查、设施操作、宣传教育”的能力培养矩阵。该体系将专业消防力量与基层治理力量有机融合,使消防安全知识真正深入人心,从社区组织到普通居民,每个人都成为城市消防安全网络的重要一环。
二、清醒认识当前消防安全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培训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虽然前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11类_的培训覆盖范围仍有待扩大。目前,仍有部分社区、企业、单位的_未参加培训,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培训组织难度大等原因,参与培训的比例较低。据统计,在X镇、X乡等偏远地区,_培训参与率仅为60%左右;在小型企业中,部分企业因担心影响生产经营,对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导致培训覆盖率不足70%。这使得全市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盲区”,不利于构建全民消防安全教育体系。
(二)培训效果参差不齐
尽管培训课程设计科学合理,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由于参训人员基础不同、学积极性差异等因素,培训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学员能够认真学、积极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部分学员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在理论学时不认真听讲,实操演练时不积极参与,考核评估也只是应付了事。例如,在某批次的考核中,理论考试及格率为85%,但实操考核优秀率仅为30%,反映出部分学员对消防技能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无法真正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这种培训效果的差异,影响了整体消防安全工作的推进。
(三)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市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虽然初步构建了体系,但长效机制仍有待完善。在培训资源保障方面,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培训设备老化、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例如,部分区县的消防培训师资主要依赖市消防救援支队的讲师,本地专业师资匮乏;一些社区的培训设备多年未更新,无法满足现代化培训需求。在培训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培训过程和效果的跟踪评估不够及时、全面,难以确保培训工作持续、高效开展。同时,培训后的巩固和提升工作也较为薄弱,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复训和学机制,导致部分学员所学知识逐渐遗忘,难以保持较高的消防安全能力水平。
三、全力以赴推进11类_消防安全能力大培训行动
(一)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实现_应培尽培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区县、街道(乡镇)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培训工作责任制。各区县要成立专门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要创新培训方式,针对不同类型_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对于工作时间不固定的人员,可以开展夜间培训、周末培训;对于偏远地区的人员,可以组织流动培训小组,送教上门。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培训平台,开发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方便_随时随地学。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消防安全培训的重要意义和培训内容,提高_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各社区、企业、单位要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确保11类_应培尽培,力争在年底前实现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二)提升培训质量,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一是要优化培训课程设置,结合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实际工作需求,进一步完善培训课程内容。增加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的问题,增加电动自行车火灾预防和扑救的专题课程;针对高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