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七大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和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深入部署内需扩量提效、产业育新培强、科技创新赋能、改革开放重点、环境优化提升、安全强基固本和民生补短提质等“七大攻坚”工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乡镇、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刚才,各攻坚工作牵头单位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七大攻坚”工作重要意义
(一)“七大攻坚”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如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深入推进。我们开展的“七大攻坚”工作,与国家战略导向高度契合。以内需扩量提效攻坚为例,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60%。在我们区域,通过实施内需扩量提效攻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能够有效拉动投资增长。例如,地区在过去一年推进的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创造就业岗位X个,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循环。开展“七大攻坚”,就是要主动融入国家战 ……略…… 环节,产品附加值低。以制造业为例,传统制造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X%,但利润率仅为X%,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少,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导致产业整体效率不高,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三)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我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研发投入不足是首要问题,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X%,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这直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虽然我区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例如,近三年来,我区与高校合作的科研项目有项,但成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仅占X%。同时,科技创新人才短缺,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七大攻坚”工作落实
(一)精准发力,实现内需扩量提效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推进专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全年计划推进个重点项目,总投资亿元。对等重大产业项目,要加强跟踪服务,加快项目审批速度,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二是推动消费场景升级。打造个特色商业街区,引入首店经济、网红经济等新兴业态,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例如,在区域建设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预计可带动周边消费增长%。三是加强名品打造。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培育个区域公用品牌和个企业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四是举办系列活动赛事促消费。全年计划举办场大型促销活动和项特色赛事,如汽车展销会、美食文化节等,吸引周边地区消费者,激发消费潜力。
(二)聚焦重点,推动产业育新培强
一是完善重点产业链布局。围绕我区优势产业,打造条重点产业链,如陶瓷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等。建立产业链链长制,由区领导担任链长,统筹推进产业链发展。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全年计划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补链强链延链。二是培育新兴产业。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万元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个新兴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三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安排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预计通过技术改造,可使传统产业单位能耗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X%。
(三)深化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赋能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力争到年底,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X%。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个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成功转化的科研项目给予奖励。三是加强人才引育。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入驻。实施“本土人才提升计划”,每年培训科技人才人次。建立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解决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深化改革,推进改革开放重点攻坚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开展园区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创新园区管理_和运营模式,提升园区竞争力。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和大综合行政体系改革,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二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国内外重点地区的经济合作。举办场招商引资推介会,全年计划引进外资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X%。加强外贸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X家外贸龙头企业。
(五)优化服务,实现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制定涉企行政检查清单,明确检查事项、检查标准和检查程序,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开展常态化助企服务。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定期举办政企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三是加强数字建设。推进“互联网+服务”,实现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可办”。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办事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六)筑牢防线,推进安全强基固本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安全生产基础设施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