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服务创新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在服务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学借鉴现代智慧综合体“XX模式”的先进经验,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我县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街道)服务工作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刚才,X镇、X街道和相关部门代表围绕服务创新工作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思路,讲得都很详实、很有针对性,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相互学、取长补短,将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下面,结合全县服务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
服务是与企业、群众沟通的桥梁,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从国家层面来看,近年来,、高度重视服务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略…… ”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构建了完善的服务供给体系。在“一窗受理”方面,通过整合部门资源,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了多个部门事项在一个窗口统一受理,平均减少群众办事环节个,办事时间缩短%;在“一网通办”方面,依托数字化平台,推动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目前已实现X%的服务事项网上可办,企业和群众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完成业务办理,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跨域通办”方面,与多个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了X项高频服务事项跨区域办理,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难的问题。,“XX模式”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为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
(三)注重群众体验,增强服务满意度
“XX模式”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工作的重要标准。在综合体建设中,注重细节设计,打造舒适、便捷的办事环境,设置休息区、茶水间、母婴室等便民设施,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开展“微笑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特色服务,解决群众办事时间冲突等问题;建立健全群众评价反馈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对不满意事项进行跟踪整改,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据统计,“XX模式”推行以来,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从原来的X%提升至X%,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办事更顺心、更舒心。
三、对标查找差距,清醒认识我县服务工作短板
虽然我县在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XX模式”等先进经验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
(一)服务理念有待更新
部分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服务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重审批、轻服务”的思想,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惯于按照传统的办事流程和方式开展工作,对企业和群众提出的新需求、新问题,缺乏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导致一些事项办理效率低下,群众办事体验不佳。例如,在企业开办过程中,部分部门之间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企业开办时间较长,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数字化水平亟待提升
我县服务数字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服务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存在系统不稳定、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部分事项仍需企业和群众线下提交材料,无法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服务中的应用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导致服务效率和精准度不高。例如,在一些审批事项中,由于数据无法共享,企业和群众需要重复提交相同材料,增加了办事成本。
(三)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服务供给体系不够完善,“一窗受理”“跨域通办”等改革措施推进力度不够,部分事项仍然存在部门间协调不畅、办事环节繁琐等问题。,服务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例如,在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审批时间过长,企业和群众意见较大。
四、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我县服务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服务水平,我们要以“XX模式”为标杆,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服务创新发展。
(一)更新服务理念,树立主动服务意识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学交流等活动,引导全体服务工作人员深入学“XX模式”等先进经验,深刻认识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二是转变工作。开展服务整顿活动,坚决整治“庸懒散拖”等不良,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服务创新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
一是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优化服务平台功能,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覆盖。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减少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材料的现象。二是深化数字技术应用。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探索开展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