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移风易俗工作部署,总结我区在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以“婚姻登记+”多元模式为抓手,推动全区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培育文明乡风,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动能”。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文明办、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街道(镇)分管领导,社区代表以及婚俗改革试点单位代表。刚才,X街道、X镇、区民政局等单位作了汇报发言,结合各自实际分享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讲得都很具体、很有借鉴意义,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单位相互学、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移风易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移风易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当前,部分地区仍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不仅加重群众经济负担,还影响社会风气。以我区为例,据202x年婚俗情况调查显示,全区婚嫁彩礼平均水平达8 ……略…… ,打造“服务+产业+文化+旅游”新模式,仅小镇示范街就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X%。这表明移风易俗与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推进移风易俗,既能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兴产业,又能优化社会环境、吸引人才资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性,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提质增效
(一)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移风易俗“新样板”
一是拓展“婚姻登记+”多元场景。借鉴广饶县经验,在全区范围内选取个条件成熟的公园、文旅街区设立婚姻登记巡回点,将婚姻登记从大厅延伸到户外场地,设置祈福墙、婚俗文化长廊等打卡点,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打造“公园式”“文旅式”婚姻登记新场景。例如,在景区设立登记点,结合景区历史文化底蕴,设计传统婚俗体验环节,让新人在登记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二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流程。在现有登记、颁证程序基础上,增加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公益讲座、非遗手工体验等环节,2025年计划开展“婚姻课堂”期,覆盖新人对,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同时,推行“线上预约+线下办理”模式,开通婚姻登记网上预约平台,实现预约、登记、颁证“一站式”服务,将登记时间从平均分钟缩短至分钟,提升服务效率。三是推进服务下沉基层。以创建全省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质量提升试点为契机,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下基层”巡回服务行动,每季度至少深入个镇街,为群众提供补领结婚证、婚俗政策咨询等服务,2025年计划服务群众人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培育特色产业,激活甜蜜经济“新动能”
一是打造婚恋产业聚集区。统筹全区文旅资源,规划建设个“甜蜜经济”聚集区,吸引婚庆用品生产、婚纱摄影、婚礼策划等企业入驻,形成完整产业链。例如,在街道建设产业园,整合家糖果厂家、家婚庆店铺,为新人提供“一站式”婚恋服务,预计2025年可带动就业人,年产值达万元。二是编制便民服务手册。整合聚集区内企业资源,编制《区甜蜜便民手册》,涵盖婚礼策划、婚宴酒店、婚纱摄影等信息,标注“简约婚礼”推荐商家和套餐,通过婚姻登记处、社区服务中心等渠道发放,2025年计划发放万册,引导新人选择高性价比服务。三是创新“婚庆+”融合业态。推动婚庆与文旅、非遗、研学等产业融合,在古镇打造“婚庆+文旅”示范街,推出“古镇婚礼+非遗体验+民宿住宿”套餐,联动景区开展“集体婚礼”“汉服婚典”等活动,2025年计划举办活动场,吸引游客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万元,实现移风易俗与经济发展双赢。
(三)倡导文明新风,树立婚俗改革“新标杆”
一是制定喜事新办标准。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喜事办理倡导标准,明确彩礼上限、随礼金额、婚宴桌数等具体要求。例如,倡导婚嫁彩礼不超过6万元,亲友随礼不超过300元,婚宴不超过20桌,婚车不超过6辆,并在婚姻登记处、社区公示栏等场所公布,引导群众参照执行。二是推广“简・爱”服务清单。参考广饶县做法,结合本区消费水平,制定涵盖婚礼承办、婚宴、婚纱摄影等内容的“简・爱”清单,筛选符合标准的商家和套餐纳入清单,给予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2025年力争X%的新人选择清单服务,每年为群众节省开支万元以上。三是开展移风易俗实践活动。组织“集体婚礼”“绿色婚礼”等主题活动,邀请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担任证婚人,传播简约婚俗理念。在节日、纪念日等节点,举办“婚事新办”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展板展示、发放资料等形式,普及移风易俗知识,2025年计划开展活动场,覆盖群众X万人次,营造浓厚文明新风氛围。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成立由宣传部、区民政局牵头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全区移风易俗工作。建立“区—街道(镇)—村(社区)”三级工作网络,明确各层级职责分工,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考核,权重不低于X%。实行领导干部包联制度,每位区级领导包联个街道(镇),街道(镇)领导包联个村(社区),定期督导检查,推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