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上级有关安排部署,深入分析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形势和运行情况,统筹推进全市服务业加快增长、扩能增效、提质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金融部门、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各区负责同志。刚才,市发展改革委通报了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市科技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以及区、X区负责同志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服务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来看,服务业已占据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以年为例,我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X%,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X%。这充分说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服 ……略…… 享经济、在线教育等新兴服务业态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从我市自身情况看,我市具有发展服务业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我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区域交通枢纽,为物流、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X景区、X文化遗址等,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力。,我市产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发达,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服务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产业层次有待提高,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和企业;服务业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重点,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是聚焦经济运行,着力稳增长、扩总量。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深入一线对骨干企业进行指导帮扶。对于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大型服务业企业,要建立一对一的联系服务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例如,针对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的困难,协调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了万元的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了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时,要积极帮助小规模企业拓市场、抢订单。通过举办各类展会、对接会等活动,为小规模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市场渠道。如去年我市举办的展会,吸引了家小规模服务业企业参展,达成合作意向个,涉及金额X亿元,有效促进了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千方百计稳住全市经济大盘,努力为全省大局作出贡献。
二是聚焦培育增量,着力上项目、壮主体。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建立服务业项目库,对入库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加大对服务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服务业项目建设。例如,区的服务业项目,总投资亿元,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万元和吸引社会资本亿元,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明年投入运营,将为当地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水平谋划市场主体培育,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做大做强。支持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服务业企业。精准做好企业招引,围绕我市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制定招商目录,开展精准招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的对接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市投资兴业。如去年我市成功引进了公司,该公司在我市投资建设了项目,填补了我市在领域的空白,提升了我市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三是聚焦内需扩容,着力促消费、促换新。聚焦汽车、家电、家装等重点领域,注重从消费端发力。通过举办汽车展销会、家电促销活动等方式,刺激消费需求。例如,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举办了大型汽车展销会,吸引了家汽车品牌参展,共销售汽车辆,销售额达到亿元。同时,要丰富新场景、培育新业态、释放新活力。积极发展夜间经济,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如区的夜市,每晚客流量达到万人以上,带动了周边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模式,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支持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消费体验。如商场通过建设线上商城,实现了商品的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四是聚焦政策导向,着力抓升级、提质效。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系统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鼓励物流企业采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降低物流成本。例如,物流企业通过引入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和物流配送调度软件,仓库利用率提高了%,物流配送成本降低了X%。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金融、数字经济,进一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数字经济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如金融机构推出的“服务业贷”产品,为家服务业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五是聚焦机制建设,着力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