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县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6-26 14:11:28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_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总结当前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问题整改,持续改善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各镇(街道)(工)委、镇长(主任),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重点企业代表。刚才,X镇、X局、X企业分别作了汇报发言,结合各自实际,提出了整改思路和推进措施,讲得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全县工作实际,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是践行_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

  _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督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其反馈的问题是对我们工作的精准“把脉”。近年来,全国多地因生态环保问题整改不力被严肃问责,例如,某省因违规开发湿地资源,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仅被环保督察组点名通报,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分。这警示我们,必须从讲 ……略…… 级改造工作也进展缓慢,导致园区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部分单位和企业对整改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力度。

  (二)整改标准不够严格,存在敷衍应付现象

  在整改过程中,个别单位和企业存在降低整改标准、搞“变通”的情况。例如,在某矿山生态修复问题整改中,相关责任单位未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植被恢复,只是简单覆盖了少量草皮,导致植被成活率不足30%,远远达不到生态修复的预期效果。还有些企业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方面,存在“白天运行、晚上偷排”的违规行为,监测数据显示,其夜间排放的污水化学需氧量超标达2倍以上。这种敷衍应付的整改态度,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会损害公信力,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三)长效机制尚未健全,问题反弹风险较大

  目前,我县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仍存在“重整改、轻长效”的倾向,部分问题整改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维护措施,容易出现反弹。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例,虽然通过集中整治,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后续的保洁队伍不稳定、垃圾收运体系不完善,部分村庄又出现了垃圾堆积现象。据统计,202x年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投诉案件中,有40%发生在已完成整改的区域。,在工业污染源监管方面,部分企业存在环保设施闲置、污染物超标排放等问题,反映出我们在日常监管、巡查等长效机制建设上还存在明显短板。

  (四)部门协同联动不足,工作合力尚未形成

  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例如,在某河道水质污染问题整改中,水利部门认为污染源主要来自岸上企业,应归环保部门负责;环保部门则强调河道清淤等工作属于水利部门职责,导致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种缺乏协同联动的工作模式,不仅降低了整改效率,还容易造成监管盲区,影响整体整改效果。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

  (一)明确整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细化整改方案。对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清单化”管理。例如,针对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问题,要进一步细化管网改造、在线监测设备安装等具体措施,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县领导包案制度,每位县领导至少包抓1-2个重点整改问题,定期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镇(街道)、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整改工作,将责任层层传导到具体岗位和人员。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将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对整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整改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二)坚持精准施策,确保整改质量

  一是强化科学治理。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问题,邀请专家团队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例如,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采用“土壤修复+生态种植”相结合的模式,既有效修复污染土壤,又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和政策性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通过PPP模式、第三方治理等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资金和技术。例如,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可引入专业环保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提高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技术支撑。与科研院校、环保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例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推广使用先进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提高废气处理效率,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三)突出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环保、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大联合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25年计划开展联合行动不少于10次,依法查处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等,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例如,对环保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限制贷款、提高排污费等惩戒措施。三是推进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管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2025年计划实施生态修复项目15个,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万亩,不断提升全县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四)加强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联席会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