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建设用地要素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6-26 14:11:30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市建设用地要素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建设用地要素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提升用地保障能力,为全市重大项目落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分管领导、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部分重点项目单位代表。刚才,X区、X县自然资源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提出的工作思路和举措符合实际,我都同意,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借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建设用地要素保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用地保障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市正处于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重大项目建设对用地需求极为迫切。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用地保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截至目前已报批建设用地4350亩,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08.75%,为106国道X段、电建码头二期等71个重大项目提供了用地支撑。这些项目涵盖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民生工程等多个领域,建成后将有力拉动区域经济增 ……略…… 节省了2个月时间。

  (二)精准服务取得新成效

  深入开展“两上四服务”活动,组织专班赴项目建设现场开展驻点服务。在106国道X段项目中,服务团队连续驻点15天,协调解决林地占用、青苗补偿等问题37个,确保项目如期开工;电建码头二期项目因涉及长江岸线保护政策调整,服务组多次赴自然资源部对接,推动项目用地预审提前通过。今年以来,全市共派出服务团队28个,覆盖62个重点项目,现场解决问题136个,企业满意度达98%。同时,建立“用地需求台账”,对每个项目的用地规模、规划布局、报批进度实行清单化管理,做到需求清、底数明、服务准。

  (三)改革试点释放新活力

  深化审批权委托改革试点,将部分建设用地审批权限下放至X区、县,减少审批层级,提高审批效率。试点地区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使审批时限从原来的45个工作日压缩至25个工作日。如区承接审批权后,新材料项目用地报批时间缩短了20天,成为改革试点的标杆案例。,创新“标准地”出让模式,在工业园区推行“带方案出让”,企业拿地即可开工,目前已有8个项目采用该模式,平均节省建设周期3个月。

  三、聚焦问题短板,清醒认识用地保障工作的薄弱环节

  (一)用地报批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虽然我市一季度用地报批提前完成目标,但部分项目仍存在审批周期长的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报批时间超过60天的项目有19个,占比26.8%,主要原因是材料准备不充分、部门协同不紧密。如县物流园项目因用地预审材料多次补正,导致审批延迟1个月;区产业园项目因环保、林业等部门意见不一致,影响了整体进度。这反映出部分地区和部门对用地报批的前瞻性不足,统筹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二)耕地保护与用地需求矛盾突出

  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压力持续增大。今年已报批的4350亩用地中,涉及耕地占补的有3120亩,占比71.7%,而全市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后备资源仅剩下5200亩,且分布零散,开发成本高。县、区等耕地保有量大的地区,已出现占补平衡指标紧张的情况,部分项目因指标不足无法及时报批,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因缺少200亩耕地指标,被迫暂缓建设。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市建设用地地均投资强度为每亩280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20万元;工业用地容积率平均为1.2,未达到国家规定的1.5标准。X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存在“圈地”现象,已供土地中闲置超过1年的有15宗,面积达850亩。这表明我们在土地利用效率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通过盘活存量、提高容积率等方式,破解土地资源紧缺难题。

  四、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做好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提升用地报批效率

  一是完善“全周期”管理机制。将项目谋划、选址、报批、供应、建设等环节纳入全周期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进度可视化。6月底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要牵头建立全市用地保障数字化管理系统,对89个重点项目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及时督办。二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建立由自然资源、发改、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会审机制,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集中解决用地报批中的难点问题。针对351国道县至X段等审批滞后项目,成立专项工作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7月底前完成报批。

  (二)以精准服务为导向,破解要素保障瓶颈

  持续深化“两上四服务”活动,下半年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开展“项目用地攻坚月”活动,从7月1日至7月31日,组织10个服务专班深入高新区、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上门解决用地问题。二是建立“用地指标跟着项目走”机制,对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清单的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5个省级重点项目,要在8月底前完成用地报批。三是加强对上沟通对接,派专人常驻省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及时掌握政策动态,争取更多试点政策落地,如争取将县纳入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拓展耕地占补平衡渠道。

  (三)以节约集约为目标,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一是开展闲置土地清理专项行动。9月底前,完成全市闲置土地排查,对闲置超过2年的土地依法收回,对低效利用的土地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工业园区要率先完成850亩闲置土地盘活任务,通过二次开发、产业转型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推广“标准地+弹性出让”模式。在区、县新增工业用地中,全面实行“标准地”出让,明确投资强度、容积率、环保等指标,企业竞地后即可开工;对工业用地实行20年至50年弹性出让,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今年力争在智能制造产业园等3个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