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产业园区“政银企”对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近期金融助力上市后备企业暨产业园区“政银企”对接会成果,深入分析当前政银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更为高效的金融机构与企业沟通合作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区金融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各产业园区负责人、X市“郑好融”平台代表、6家银行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辖区内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上市企业和产业园区企业代表。刚才,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对金融支持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企业代表和银行代表也进行了充分交流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政银企”对接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政银企”对接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是稳定就业、增加税收、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近 ……略…… 业来讲,获得资金支持能够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难题,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以此次对接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的2家企业为例,若意向融资金额20xx万元能够顺利到位,企业将能够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50个,年销售额增加3000万元,同时银行也将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认清当前形势,准确把握“政银企”对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沟通不畅,政策知晓度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出台的许多金融支持政策,企业由于信息渠道有限,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同时,银行推出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也缺乏全面的认识。据对我区XX家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有40%的企业表示对最新出台的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不了解,有35%的企业不清楚银行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专属金融产品。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无法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和金融资源,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效率和发展步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也存在障碍,银行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企业也无法准确把握银行的信贷政策和审批标准,从而增加了融资难度。
(二)合作机制不完善,对接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我区“政银企”对接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接活动大多以临时性、阶段性为主,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虽然此次对接会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长期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企业与银行在对接会上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但在后续的合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和协调机制,导致意向合作难以转化为实际融资。同时,银行在信贷审批过程中,存在手续繁琐、审批周期长等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时效性需求。据统计,我区企业从提出融资申请到获得贷款,平均需要30个工作日,而一些企业因项目急需资金,往往等不及贷款审批完成就错失了发展机遇。
(三)企业自身实力不足,融资能力受限
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等级不高等问题,影响了银行对企业的信贷评估。在对我区XX家申请贷款企业的调查中发现,有30%的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实力;有25%的企业存在逾期还款记录,信用评级较低。,一些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和担保,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例如,一家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其主要资产为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支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
三、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政银企”对接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加强信息共享,搭建高效沟通平台
一是建立“政银企”信息共享机制。由区金融服务中心牵头,整合部门、银行和企业的相关信息,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部门及时发布最新的金融支持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信息,银行定期更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企业则上传自身的经营状况、融资需求等信息。二是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平台。一方面,依托X市“郑好融”平台,进一步完善我区企业融资服务模块,为企业和银行提供便捷的线上沟通渠道;另一方面,定期举办“政银企”对接会、政策宣讲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线下活动,促进三方的面对面交流。例如,计划每季度举办一次专题对接会,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金融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二)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对接服务质量
一是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制定“政银企”对接工作年度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对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对接活动的统筹规划,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组织开展分层次、分领域的对接活动。二是优化信贷服务流程。鼓励银行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创新审批方式,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