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三夏”麦收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和省关于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全市“三夏”麦收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各县(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机中心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各乡镇(街道)(工)委和分管农业负责同志。刚才,X县、X区和市农机中心负责同志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到位,既总结了成功经验,也提出了务实举措,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三夏”麦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三夏”生产事关粮食安全大局,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层面看,保障夏粮丰收是贯彻落实_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现实考验。我市作为粮食主产市,常年小麦播种面积达万亩,年产量占全省的%,做好“三夏”麦收工作,对于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民生层面看,夏粮是全年粮食 ……略…… 的农户存在“等天收”思想,县乡甚至出现因机械调配不及时,导致X亩小麦倒伏的情况。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克服侥幸心理,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的准备,将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确保关键时刻不落一户、不少一田。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推进“三夏”麦收工作提质增效
做好“三夏”麦收工作,必须紧扣“抢”“稳”“优”三字诀,抓住农机调度、技术服务、防灾减灾等重点环节,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当前,全市小麦已进入集中收获期,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每日可投入联合收割机台,理论日收割能力达万亩,但受地块分散、机械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实际日收割量维持在X万亩左右。针对这一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6月30日前完成全部收割任务。
(一)强化农机化作业调度,确保“麦有机收”
农机是“三夏”麦收的主力军,必须统筹调配、科学使用。一是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全市已组建支农机应急服务队,配备维修人员名、备用机具台套,但区、县等区域仍存在服务盲区。要进一步充实队伍力量,在个乡镇(街道)增设临时维修点,确保机械故障2小时内响应、4小时内排除。二是优化跨区作业服务。借鉴市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的经验,在高速路口、国道等交通枢纽增设3个接待点,为外来机手提供免费食宿、油料补给等服务,目前已发放跨区作业证张,引导台外地机具有序进入我市作业。三是建立村级联络机制。全市个行政村已全部明确农机联络员,但部分联络员存在信息报送不及时的问题。要严格落实“每日三报”制度(早、中、晚各报一次收割进度和机械需求),通过微信工作群、手机APP等平台,实时共享作业信息,实现“机田精准对接”。以镇为例,该镇通过建立“农机调度云平台”,将全镇台收割机的作业轨迹、收割进度等数据实时上传,使机械利用率提升X%,收割效率提高X%。
(二)提升全链条服务质效,做到“应收尽收”
麦收工作是系统工程,必须从“收、晒、储”全链条强化服务保障。一是建立调度专班机制。各县(区、市)要参照市级模式,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三夏”生产指挥部,实行“挂图作战”,每日汇总机收进度、晾晒场地、仓储设施等数据。目前,全市已统筹个大型晾晒场、台烘干设备,但县仍有%的村缺乏集中晾晒场地,需在3日内整改到位。二是保障物资供应畅通。协调石油公司在个乡镇增设专用油供应点,实行“三优”服务(优先加油、优质油品、优惠价格),累计供应柴油吨;交通部门要开通农机绿色通道,对持有跨区作业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截至目前已保障车次顺利通行。三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市农业农村局组建的支技术服务队,已深入个乡镇开展培训场次,覆盖农户万户,但部分山区农户对倒伏小麦收割技术掌握不熟练。要针对性开展“一对一”指导,推广“分段收割”“无人机喷药”等实用技术,确保倒伏地块损失率控制在%以内。
三、坚持预防为主,筑牢“三夏”生产防灾减灾安全防线
气象灾害是影响“三夏”麦收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必须立足“早预警、早准备、早处置”,将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当前,全市小麦正处于蜡熟后期至完熟期,据农业技术专家评估,每延迟1天收割,千粒重可能下降克,亩均减产公斤。各级各部门要抢抓晴好天气窗口,加快收割进度,同时做好灾害应对准备。
(一)加强监测预警,做到未雨绸缪
建立“气象+农业”联动机制,气象部门每日向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精细化预报,重点关注降雨量、风力等指标,目前已发布专题预报期。农业农村部门要通过“村村通”广播、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农户,确保家喻户晓。县试点推广的“智慧气象服务站”,已覆盖个村,通过电子屏实时显示天气信息和收割建议,使农户抢收效率提升%,该经验要在全市推广。同时,要建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根据降雨量大小启动不同等级应急响应,确保一旦出现灾情,能够迅速组织抢收。
(二)强化田间管理,降低灾害损失
针对可能出现的大风倒伏、烂场雨等风险,要分类施策、精准应对。一是对已成熟的麦田,组织机械连夜抢收,确保在降雨前收割完毕。镇村通过“人机结合”方式,2天内完成亩小麦收割,较常规作业缩短天。二是对倒伏麦田,推广使用倒伏收割机或人工割晒,避免麦粒脱落。市农机中心已调试台倒伏专用收割机,分发至重点区域,每台每日可收割亩。三是对暂无法收割的麦田,指导农户喷施防霉剂,防止发芽霉变,农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