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行业协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铝加工、耐材、净水、电线电缆、管道、仪器仪表、地毯等重点行业发展现状,全面梳理行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广泛听取各协会及企业的意见建议,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全市行业协会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人民相关领导、市工信和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资源规划局、应急局等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各行业协会指导员以及协会代表。刚才,各行业协会围绕行业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作了全面汇报,相关职能部门也进行了针对性回应,讲得都很深刻、很到位,既有对现状的精准分析,也有对未来的务实规划,我完全同意,希望各部门、各协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行业发展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行业协会是连接与企业的关键桥梁,在政策落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传导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和“中介”。以我市铝加工行业为例,近年来,铝加 ……略…… 架构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据统计,我市7个重点行业协会中,专职工作人员少于5人的占43%,具有高级职称或专业技术背景的人员仅占28%,导致在政策研究、行业分析等方面能力不足。如X管道行业协会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时,因缺乏专业法律人才,未能及时为企业提供反倾销应诉支持,致使3家企业在海外市场受挫。,部分协会运作不够规范,年度经费预算低于50万元的占60%,限制了协会开展行业调研、技术培训等服务的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
(二)部门协同机制不够完善,政策支持的系统性和精准度有待提升
尽管各职能部门在服务行业协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例如,在惠企政策落实上,市工信和商务局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与市发展改革委的项目审批流程存在衔接不畅,导致耐材协会部分会员企业申请技术改造补贴时,审批周期长达3个月,较全省平均水平多1.5个月。资源规划局在土地审批中,对行业协会提出的集群发展用地需求,缺乏专项规划支持,致使铝加工产业园区扩建计划滞后半年。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影响了政策落地效率,也制约了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
(三)创新驱动能力相对薄弱,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不足
对比国内先进地区,我市行业协会在推动创新方面仍有差距。以研发投入为例,我市重点行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为2.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其中X地毯行业研发投入占比仅1.5%,远低于浙江、广东等地同行业4%的水平。部分协会对数字化转型重视不够,X电线电缆行业仅有35%的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生产线普及率不足20%,而苏州同行业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70%和50%。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市部分行业产品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如净水材料行业高端产品占比仅25%,难以在国际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三、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动行业协会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一)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夯实协会自身建设基础
一是健全组织架构,优化人才队伍。各行业协会要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制定三年人才发展规划,到2026年,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8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比不低于40%。鼓励协会通过购买服务、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法律、金融、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如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可与理工大学合作设立“行业发展智库”,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二是规范内部管理,提升运作效能。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推行年度财务审计公开制度,确保协会运作透明规范。参照净水材料协会的做法,制定《行业协会服务标准》,对调研、培训、咨询等服务项目明确流程和质量要求,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三是拓展服务领域,增强造血功能。改变单一依赖会员会费的模式,通过开展技术服务、会展经济、行业培训等多元化业务增加收入。如地毯行业协会可依托本地产业优势,每年举办“X国际地毯展览会”,预计可带动协会年收入增长50%以上。
(二)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构建部门协同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由市工信和商务局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资源规划局等12个部门,成立“行业协会服务专班”,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统筹解决协会反映的共性问题。参照X市耐材协会提出的“政策落实清单”制度,将惠企政策细化为20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政策兑现率达到100%。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协会运营成本。对行业协会举办的技术培训、标准制定等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30%—50%的资金补贴;简化协会开展涉外经贸活动的审批流程,将审批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三是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工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数据,建设“X市行业协会服务云平台”,实现政策查询、诉求反馈、供需对接等功能一站式服务。2025年底前,完成平台一期建设,接入全部7个重点行业协会,预计年服务企业可达5000家次以上。
(三)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实施“创新赋能”行动。支持协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对认定为省级以上的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X铝加工行业协会要加快推进“铝基新材料研究院”建设,力争2026年前突破5项关键核心技术,带动行业产品附加值提升15%以上。二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工程。设立20xx万元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支持协会组织企业开展智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