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勇气,全力推动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刚才,区招商办、开发区、X镇和联合招商先锋一队分别作了汇报,X镇、X镇、X镇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大家的发言总结了成绩,也找准了问题,更明确了方向,听了很受启发。会议还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这批优质项目的落地,为我区的发展再添新动能。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区招商办的报告,全区累计签约落地项目98个,计划总投资额达到119.28亿元,完成了市下达年度任务的66%;其中,签约项目投资额、新设项目投资额以及去年签约项目的开工率、实际落地投资额等多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奋战在招商一线同志们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 ……略…… 须对标看齐的目标。我们要让“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成为常态,让“保姆式服务”成为标配,让企业在我们这里办事省心、经营放心、发展安心。我们要打造的,不仅是政策的洼地,更是制度创新、服务集成、效率领先的营商高地。
第二,推动招商方式之变:从“粗放零散”到“链式深耕”,以思维之变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招商引资不能再是“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模式,必须转向“按图索骥、精准滴灌”的链式思维。我们要围绕我区现有的产业基础,聚焦陶瓷、食品、包装印刷、不锈钢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生物医药、安全应急、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梳理绘制出我们的“产业树”和“招商地图”。核心是做强“链主”,延伸“链条”。要深入实施“链主+链长”双链制,支持像X创生不锈钢这样的“链主”企业发展壮大,通过他们进行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就像有关调研报告中提到的X印务推荐X机械入驻,进而带动一批同乡企业形成“食品机械小工业园”的生动实践一样,我们要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要动态更新我们的“招商清单”,明确补链、强链、延链的重点方向,瞄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节点,实施靶向招商。例如,我们引进了总投资约12亿元的300MW“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正如X中融能投的巫景辉总经理所介绍,该项目不仅自身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首年发电量预计达3.3亿千瓦时,实现收益1.49亿元,更能为全区镇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超过1440万元的稳定收入。这就是链式思维带来的综合效益,也是我们未来主攻的方向。
第三,推动招商领域之变:从“单点发力”到“多点联动”,以维度之变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巩固制造业这个基本盘的同时,我们必须拓宽视野,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寻找新的增长点,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发展格局。一要向农文旅融合发展要动力。X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底蕴,我们要把这些宝贵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引进有实力、有创意的文旅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二要向现代商贸和房地产业要活力。要高标准规划建设X高铁商贸城等重点片区,吸引高端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和总部经济入驻,提升城市品位和辐射带动能力。同时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满足多层次的居住和消费需求。三要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潜力。要紧盯产业发展前沿,主动布局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赛道,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招商对象的选择上,我们要持续瞄准“本地人、自己人、关系人、合伙人”这四类_,重点打好“增资扩产”“乡贤回归”“链式招商”这三张牌。特别是要发挥好我们X人遍布海内外的优势,利用即将举办的第23届国际X团联谊年会等重大活动契机,加强与广大X商、侨商的联系,用乡情感动他们,用机遇吸引他们,用服务留住他们,掀起新一轮“凤还巢”的热潮。
第四,推动招商模式之变:从“传统单一”到“创新多元”,以模式之变增强要素聚合力。面对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资金需求日益增大的现实,我们必须创新招商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要加快空间要素的集约聚合。大力推行“标准地”出让模式,明确亩均投资、亩均税收、容积率等核心指标,实现“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的转变,把宝贵的土地资源优先配置给“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好项目。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要素的撬动作用。要积极探索“基金招商”“以投代引”等新模式,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与专业的投资机构合作,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去发现项目、引进项目、培育产业。,“飞地招商”等合作共建模式也要大胆尝试,通过与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第五,推动招商服务之变:从“基础配套”到“系统护航”,以环境之变加速项目推进力。项目引进来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让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服务是最好的投资环境,也是最强的竞争力。我们要构建“全周期陪伴”的服务链条。项目从洽谈、签约、落地到建设、投产、运营,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我们要打造“要素精准供给”的保障体系,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提前做好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好用工、融资等生产要素需求。我们要深化“政企协同攻坚”的响应机制。企业遇到困难,就是我们的“考题”。要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渠道,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我们建立的“1+4+N”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