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共用,切实减轻市场主体和基层工作人员负担,XX县自202x年3月起,聚焦市场监管、税务、社保三大高频涉企涉民业务领域,以数据联动填报为突破口,探索建立"标准统一、流程融合、风险共防"的跨部门数据协同机制。经过一年多实践,初步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复用、动态更新"的工作目标,相关经验被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列为典型案例推广。现将具体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需求为导向,构建联动填报"坐标系"
(一)深挖痛点,找准联动突破口
202x年底,县营商环境建设局通过"企业服务日"活动收集到127条市场主体反馈意见,其中涉及"重复填报""数据不一致""跨部门材料反复提交"等问题占比达43%。典型案例如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某某反映:"每月需分别向市场监管局报送企业年度报告、向税务局申报纳税信息、向社保中心提交职工参保数据,三套报表中企业基本信息、股东构成、经营地址等内容完全重复,稍有改动就要反复修改,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县服务中心通过业务系统数据分析发现:202x年全年,市场监管、税务、社保三个部门累计接收企业及个人提交的各类表单4.2万份,其中可 ……略…… 搭建平台,实现数据"物理集中"
在县大数据中心现有云平台基础上,技术组于202x年5月启动"三部门数据联动共享平台"建设。平台采用"1+3+N"架构(1个数据中心,市场监管、税务、社保3个业务子系统接口,N个前端应用场景),通过API接口方式与三部门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对接。为保障数据安全,平台部署了国密算法加密模块,设置分级访问权限(管理员级、业务员级、查询员级),并接入县网络a全监测平台,实现数据传输、存储、使用全流程监管。至202x年8月,平台完成一期开发并上线试运行,具备数据抽取、清洗、比对、推送四大核心功能,可实时获取市场监管部门的营业执照信息、税务部门的纳税申报信息、社保部门的参保登记信息。
(二)双向对接,确保数据"精准互通"
为解决系统间数据格式不兼容问题,技术组采取"一系统一方案"策略:针对市场监管局业务系统数据更新频率高(日均新增数据约500条)的特点,采用"增量抽取+全量校验"方式,每日凌晨2点自动抽取前一日变更数据,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标记异常变更(如企业经营范围突然扩大10倍以上);针对税务局业务系统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特性,在确保符合《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前提下,通过"数据脱敏+专线传输"方式,仅共享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等非敏感字段;针对社保中心业务系统涉及个人隐私数据(如职工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的实际,严格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仅推送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等汇总统计数据,个人明细数据需经授权后定向获取。至202x年10月,三部门系统与共享平台完成双向对接,数据互通成功率从初期的78%提升至99.2%。
(三)动态维护,保障数据"鲜活有效"
建立"日常监测+定期核查"的数据质量_机制:日常由平台自动触发数据校验规则(如企业状态为"注销"但社保仍显示"参保"则触发预警),生成《数据异常清单》推送至业务组;业务组在收到清单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实,确属数据错误的,通过平台发起"数据纠错"流程,由原数据提供部门在48小时内修正并反馈;每季度末,由大数据中心牵头,三部门共同参与,抽取10%的企业样本进行人工复核,重点核查跨部门数据一致性(如企业股东信息在三部门系统中是否完全一致)。202x年11月至2025年7月,累计触发数据异常预警1236次,完成纠错1182次,数据准确率从92%提升至98.7%。
三、以流程为抓手,打造填报服务"直通车"
(一)精简环节,推行"一表申请"
针对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重复填表"问题,业务组对8项首批联动事项的表单进行全面梳理,合并重复字段126个,删除冗余字段34个,最终形成《XX县企业基础信息综合申报表》。该表仅需填写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等28个核心字段,其余字段(如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从业人数等)均通过共享平台自动调取并填充。2025年1月起,企业在办理市场监管设立登记、税务发票申领、社保开户等业务时,只需提交《综合申报表》,无需再重复填写其他部门要求的同类表格。XX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某体验后表示:"以前办这三个业务要填三张表,光公司经营范围就要写满一页纸,现在一张表搞定,节省了至少一半时间。"
(二)智能辅助,开发"一键填报"
在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置"跨部门数据联动填报专区",配备10台专用电脑,安装自主研发的"智能填报助手"软件。该软件可根据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自动从共享平台抓取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的历史数据,预填充到当前需要填报的表单中,并对必填字段进行高亮提示,对格式错误字段弹出修改建议。对于首次办理业务的企业,软件还会自动生成"填报指南",通过图文结合方式说明填写要点。2025年3月试点运行以来,专区日均服务企业45家,平均填报时间从原来的50分钟缩短至8分钟,企业满意度达99.5%。
(三)容缺受理,建立"承诺补正"
针对部分企业因特殊原因无法及时提供完整数据的情况,制定《XX县跨部门数据联动填报容缺受理实施办法(试行)》。办法明确:对非关键字段(如企业通信地址的邮政编码),允许企业先填写"待补充",后续通过共享平台获取准确信息后自动完善;对关键字段(如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企业可签署《数据补正承诺书》,承诺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线上渠道补正,未补正的将限制其办理后续关联业务。2025年4月实施以来,累计为32家企业提供容缺受理服务,未发生因补正不及时影响业务办理的情况。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