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2025年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交流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25-08-22 14:40:06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2025年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交流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交流培训班开班式。首先,我代表,向参加此次培训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目的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精准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上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与实践要求,通过集中学、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共同分析当前我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探讨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奋力谱写X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精神文明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根与魂。以来,以_同志为核心的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生了格局性、根本性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和把握其核心要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凝心铸魂、筑牢理想信念的固本之举。在价值观念多元、社会思潮多样的今天,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高举思想旗帜 ……略…… 着力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文明培育是基础,重在固本培元、成风化人。核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深化思想引领。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创新理论宣传方式,用好“学强国”学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推动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各类社会生活场景,使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要加强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活动。根据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评选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发一张证书、开一个表彰会,更要深挖他们背后的感人故事,通过报告会、微视频、文艺作品等形式,让榜样的力量可感可知、可学可做,形成“群星璀璨”与“七星共明”的良好局面。要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三是要抓好移风易俗。要聚焦农村地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以及城市社区中的高空抛物、乱停乱放、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要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约束作用,也要通过打造“村BA”“社区邻里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烟火气的文明品牌,用健康的文化活动占领思想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新风。

  (二)在“文明实践”上创新发力,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文明实践是载体,重在知行合一、服务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一是要破解资源整合难题。根据一些地区的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运行中普遍面临的瓶颈,就是资源整合机制不畅、部门壁垒尚未完全打破、条块分割导致力量分散等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挑战,下决心推动_机制创新。要强化区级文明实践中心的统筹枢纽作用,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清单和供需对接平台,有效盘活宣传、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法律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二是要提升服务供给效能。文明实践活动不能满足于“开了多少场”“来了多少人”。据统计,202x年全区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超过5000场次,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15万,服务总时长超过40万小时。这些数字令人振奋,但我们更要关注数字背后的质量。群众的需求是多元的,我们的服务供给必须精准。要建立常态化的群众“点单”机制,让活动内容从“我们想给什么”转变为“群众需要什么”。要精心设计和培育一批像“幸福课堂”“星耀X”这样接地气、可持续、受欢迎的品牌项目,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根据区内一些街道的经验,通过举办社区文艺达人海选等活动,吸引了近400名居民主动参与,这说明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热情和潜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引导和激发。三是要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力军。要完善志愿服务嘉许激励机制,不仅给予精神鼓励,也要探索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回馈,提升志愿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要加强专业化培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在心理疏导、应急救援、法律援助等专业领域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力争到2025年底,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20%,群众对文明实践活动的满意度不低于95%。

  (三)在“文明创建”上精准着力,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善治之区。文明创建是目标,重在整体提升、共建共享。要坚决摒弃“为创建而创建”“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错误思想,推动创建工作从“达标创建”向“内涵创建”“常态长效”转变。一是要推动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是龙头工程,但精神文明建设绝不仅限于中心城区。要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点面结合、全域覆盖的创建格局。要将创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使创建过程成为解决实际问题、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创建工作不能搞花架子,必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升级、背街小巷治理、交通秩序整治等,都是硬骨头,也是群众最关切的民生实事。要敢于较真碰硬,建立台账,明确时限,销号管理,用实实在在的变化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三是要鼓励基层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源于基层。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各乡镇、街道、社区和单位结合自身特点,打造“一地一品”的特色创建模式。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推广来自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