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现场观摩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04 09:37:58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现场观摩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现场观摩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住建部“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建设要求,全面落实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国家标准,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总结推广优质项目的质量_创新实践,推动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为群众打造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住建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住建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质量工作的副局长,全市二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总经理、技术负责人,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刚才,市住建局质量监督科、X县住建局、华中・花溪北岸项目建设单位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成效,又提出了务实举措,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当前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抓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重大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是城市建设的“生命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关系到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当前,随着《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的正式实施,住建部对“好房子”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我们必须从高度、民生角度、发展维度,深刻认识抓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一)抓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住房是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住得好”是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建筑行业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202x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全年竣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项目竣工面积万平方米,涉及住户万户,这些建筑项目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居住空间,更承载着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过去一段时期,部分建设项目因质量_不到位,出现了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2x年全市受理建筑工程质量投诉起,其中住宅项目投诉占比达X%,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墙面渗漏、地面空鼓、隔音效果差、保温性能不达标等方面。比如区202x年 ……略…… 同额达亿元,同比增长X%,远高于全市建筑企业平均X%的增长率。相反,家建筑企业因202x年承建的项目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被列入“失信企业名单”,不仅失去了在我市的投标资格,还影响了在周边城市的业务拓展,最终导致企业裁员人,濒临破产。

  当前,建筑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住宅项目规范》对智能技术应用、绿色建材使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抓好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就是要引导全市建筑企业转变发展理念,从“拼价格、拼工期”转向“拼质量、拼技术”,通过提升质量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建筑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总结推广华中・花溪北岸项目的先进经验

  今天我们现场观摩的华中・花溪北岸项目,是我市落实《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的典型示范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造,每个环节都严格对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标准,在实景交付、技术创新、绿色材料应用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建筑行业从业者要认真学、深入借鉴,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一)学项目在实景交付上的品质把控经验,让“所见即所得”成为质量标配

  华中・花溪北岸项目在实景交付区的打造上,坚持“细节为王”,把“看不见的工序”和“看得见的品质”结合起来,建立了全流程质量_体系,为全市住宅项目实景交付树立了标杆。

  在工序_上,项目对墙面、地面、门窗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设置了严格的工序标准和验收流程。仅墙面处理就包含6道核心工序:基层清理→界面剂涂刷→挂网处理→第一遍抹灰(厚度8-10mm)→第二遍抹灰(厚度5-7mm)→抗裂腻子打磨,每道工序完成后,都需经施工班组自检、监理单位复检、建设单位终检“三重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202x年该项目墙面施工工序验收合格率达到100%,远高于全市平均X%的合格率。在防渗漏工艺上,项目创新采用“外墙外保温+防水砂浆+防水涂料”的三重防水体系:外墙外保温层选用70mm厚挤塑聚苯板,兼具保温和防水功能;中间层涂刷2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增强墙体抗渗性;外层喷涂1.5mm厚高弹性防水涂料,形成密封防水层。经第三方检测机构现场淋水试验,该项目外墙渗漏率为0,而202x年全市住宅项目外墙平均渗漏率为X%,这一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外墙易渗漏的问题。

  在隔音降噪方面,项目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邻居噪音干扰”问题,采取了多重隔音措施:分户墙采用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中间填充50mm厚离心玻璃棉(隔音量达35dB);楼板采用浮筑楼板工艺,铺设30mm厚交联聚乙烯隔音垫,同时在楼板底部粘贴5mm厚隔音毡;入户门选用甲级防火隔音门,隔音量达42dB。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测,项目分户墙空气声隔声量达到48分贝,超过《住宅项目规范》要求的3分贝;楼板撞击声隔声量达到65分贝,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居住的静谧性。202x年项目首批交付后,仅有X户业主反映隔音问题,经现场核查为业主装修时破坏隔音层所致,整改后业主满意度恢复至98%以上。

  项目还建立了“一户一验”制度,在交付前组织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四方联合验收小组,对每套房屋的28项指标进行逐一检测:墙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3mm、地面空鼓率不超过2%、门窗密封性能达到级、给排水管道无渗漏等。对检测不合格的房屋,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验收,直至全部指标合格。202x年该项目首批交付套房屋,经“一户一验”发现并整改问题个,整改完成率100%,交付后业主报修率仅为%,远低于全市住宅项目平均X%的报修率。

  全市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要认真学这种“精益求精”的品质把控理念,从2025年7月1日起,所有新建住宅项目必须在交付前设置实景交付区,实景交付区的施工标准、材料选用必须与实际交付房屋一致,不得“搞特殊化”;同时要全面推行“一户一验”制度,验收结果需向业主公示,接受业主监督。市住建局要制定实景交付区建设指南和“一户一验”操作细则,2025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未按要求设置实景交付区、未落实“一户一验”制度的项目,一律责令停工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二)学项目在技术创新上的智能赋能经验,以“科技力量”提升质量效率

  华中・花溪北岸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运用BIM技术、建筑机器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等智能技术,实现了施工过程的精准化、智能化_,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还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为全市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BIM技术应用方面,项目从设计阶段就建立了全专业三维可视化模型,将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信息整合到一个模型中,通过碰撞检测功能,提前发现各专业之间的“错、漏、碰、缺”问题。比如在管线综合设计中,通过BIM模型发现并优化了处管线冲突问题,避免了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在结构设计中,通过BIM模型对梁、柱节点进行优化,减少了钢筋用量吨,节约建设成本万元。在施工阶段,项目将BIM模型与现场施工结合,通过手机APP将模型中的施工参数(如构件尺寸、钢筋间距、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实时推送给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对照模型进行施工,避免了因图纸理解偏差导致的质量问题。据统计,通过BIM技术应用,项目设计变更率减少35%,施工返工率降低40%,施工工期缩短15天,节约建设成本万元。

  在建筑机器人应用方面,项目投入5台专业建筑机器人,覆盖墙体打磨、地面整平、测量放线、钢筋绑扎等关键工序:墙体打磨机器人每小时可打磨墙面平方米,是人工打磨效率的3倍,且打磨平整度误差不超过2mm,远低于人工打磨5mm的误差标准;地面整平机器人采用激光定位技术,整平精度可达±3mm,有效解决了人工整平易出现的高低不平问题;测量机器人的测量精度达到±1mm,可实时对建筑结构尺寸进行复核,202x年项目通过测量机器人发现并整改结构尺寸偏差问题处,避免了重大质量隐患。,项目还使用了混凝土浇筑振捣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振捣深度和频率,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经检测,项目混凝土结构强度合格率达到100%,混凝土裂缝发生率仅为0.2%,低于全市平均1.5%的水平。

  项目还搭建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在人员管理上,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记录施工人员出勤情况,同时对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进行实时预警,202x年项目未发生一起人员安全事故;在机械管理上,接入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等大型机械的运行数据,实时监测起重量、回转角度、高度等参数,当起重量超过额定值的90%时,平台自动发出预警,202x年通过该功能避免了起塔式起重机超载事故;在质量_上,平台设置了关键工序验收模块,施工单位需上传工序验收照片、检测报告等资料,经监理单位线上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202x年项目通过平台审核验收工序次,审核通过率98%,有效杜绝了“走过场”验收。

  当前,我市建筑行业智能化水平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02x年全市仅有X%的建筑项目应用BIM技术,%的项目使用建筑机器人。下一步,市住建局要制定《全市建筑行业智能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明确目标任务:2025年底前,全市一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至少在1个项目中应用BIM技术;2026年底前,全市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全覆盖;2027年底前,全市新建住宅项目建筑机器人应用率不低于30%。同时,要设立建筑智能化专项扶持资金,对积极应用智能技术且质量成效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