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深化改革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的建设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国企改革专项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任务,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动集团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一招,必须坚定不移向前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把握时代方位,筑牢深化改革的思想根基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面临新形势新任务。_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刻认识深化国企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要求我们首先要从思想层面深化认识、提高站位,为改革实践提供坚强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唯有思想统一、认识到位,行动才能坚决、措施才能有力,改革航船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一)深刻领会深化改革的意义。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关系我们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深化国 ……略…… 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持续出台支持国企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从行业趋势看,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速,产业格局深刻调整,既带来严峻挑战,也孕育重大机遇。从省内要求看,X省对国企改革寄予厚望,希望我们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内外环境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深化改革中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二、聚焦关键任务,突破深化改革的重点环节
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_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_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我们要聚焦以下重点任务,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完善现代治理,提升决策运营效能
一是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厘清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重点强化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各项法定职权,配齐建强专门委员会,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和效率。保障经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分配权等经营管理权,激发经营管理活力。二是健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明确决策事项清单、权限和程序,强化决策调研、论证、评估环节,提升决策科学性。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确保决策责任可追溯。加强决策执行的跟踪督办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强化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财务、法律、风控等监督力量的协同联动,形成监督合力。推动监督信息共享、结果互认,提高监督整体效能。畅通民主监督渠道,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自觉接受外部监督,配合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审计等各项工作。
(二)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增长机制,确保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逐年提升并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聚焦集团主业和未来发展方向,重点投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技术探索、新产品研发等领域。优化研发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多元化研发投入模式,鼓励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创新基金。二是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或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构建开放协同、高效运行的研发体系。三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人才发展_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充分保障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深化劳动用工改革。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严把入口关,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优化岗位体系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为市场化选人用人奠定基础。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规范用工行为。二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坚持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严格考核评价,实现职务能上能下。建立完善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三是优化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机制。优化薪酬结构,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向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探索实施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
(四)防控重大风险,坚守稳健运营底线
一是健全风险识别评估机制。建立覆盖各业务领域、各管理层级的全面风险排查体系,定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研判工作。重点关注投资风险、债务风险、金融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环保风险、_经营风险等。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风险监测预警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动态更新风险数据库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