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XX省教育厅、XX市教育局治理教育乱收费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复盘全市前期治理工作成效、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细化后续整治举措,持续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为全市教育事业公平、健康、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底线。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教体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科室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教体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及财务、基教、职成教、学前教育等相关股室负责人,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民办学校(含培训机构)法人代表,市监委派驻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全体同志,以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刚才,市教体局财务科汇报了全市上半年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总体情况,X县教体局介绍了县域内专项整治的经验做法,X市第一中学、X街道中心幼儿园分别就规范本校(园)收费管理作了表态发言,X县教体局还就去年发生的一起违规收费案例作了深刻检讨。几位同志的发言既客观总结了成绩,也直面了问题,提出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我都同意。会后,各地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梳理借鉴,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当前全市教育工作实际,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教育是国之大计、之大计,而教育收费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直接影响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关系和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近年来,在、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我市始终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推进教育民生工程、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近期排查和群众反映情况来看,部分领域、个别学校的乱收费问题仍未彻底根除,甚至出现了新的变种,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一)治理教育乱收费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_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生工作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教育收费直接涉及每个家庭的“钱袋子”,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群众对教育支出的敏感性更强,对乱收费问题的容忍度更低。近三年来,我市12345服务便民热线共受理教育领域投诉举报486件,其中涉及乱收费的就有136件,占比达28%,位居教育类投诉首位;从投诉内容来看,违规收取课后服务费、教辅材料费、校服费、兴趣班费等问题 ……略…… 相强制学生参加,我们立即责令该校整改,清退违规收费18.6万元,并对校长进行了警告处分。下一步,各地要以新学期开学为契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拉网式”排查,确保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排查结果要于9月底前报市教体局备案。二是要严格规范高中阶段收费行为。高中阶段学校要严格执行省发改委、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省级示范性高中每生每学期800元,市级示范性高中每生每学期600元,一般高中每生每学期400元,不得擅自提高标准或增设收费项目。要重点排查学校是否存在收取“补课费”“晚自费”“考试费”等问题,是否存在以“校服费”“床上用品费”名义超标准收费、强制购买等情况。近三年,我市查处的高中阶段乱收费案件中,违规补课收费占比达62%,比如市第三高中202x年寒假期间组织高三学生补课,每生收取1500元,涉及学生980人,共计收取147万元,我们在接到群众举报后,第一时间责令学校清退费用,并对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记过处分。各地要引以为戒,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尤其是高三年级的监管,严禁以任何名义组织有偿补课并收费。三是要切实加强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乱收费问题的高发领域,必须重点_。公办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定价,按照“公益性、普惠性”原则收取保育教育费,不得收取“入园赞助费”“建园费”“特色班费”等;民办幼儿园要按照备案的收费标准执行,不得擅自涨价或变相收费。今年上半年,我们查处了街道X民办幼儿园违规收取“亲子活动费”的问题,该幼儿园以“提升亲子关系”为由,每学期收取300元,不参加的学生则被区别对待,我们责令其清退费用12.3万元,并暂停了该校的普惠性幼儿园资格。各地要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的日常监管,定期核查收费标准执行情况,尤其是要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收费行为,防止出现“高收费、高利润”现象。
(二)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流程和公示制度
规范收费流程、完善公示制度,是预防乱收费的重要手段,必须抓细抓实。一是要健全收费审批流程。各级各类学校所有收费项目必须履行审批或备案程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收费。公办学校收费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执行,民办学校收费项目要报当地发改部门和教育部门备案,备案后方可执行,且备案后的收费标准一年内不得调整。比如,民办学校调整学费标准,必须提前6个月向社会公示,征求家长意见,并报发改、教育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执行,严禁“先收费、后审批”或“边收费、边审批”。去年,县民办幼儿园未履行备案程序,擅自将保育教育费从每月800元提高到1200元,我们发现后立即责令其整改,恢复原收费标准,并向家长退还多收费用8.6万元。各地要加强对学校收费审批流程的监管,建立收费项目“清单式”管理机制,定期梳理收费项目,及时更新清单,确保收费项目合法合规。二是要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所有学校必须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收费公示栏,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收费时限、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0天,且要长期保持公示内容清晰、完整。同时,要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渠道,向家长和社会公开收费信息,主动接受监督。今年,我们将收费公示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未按要求公示的学校,一律不得评优评先;对公示内容不完整、不真实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上半年,我们检查发现镇小学未公示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仅在家长会口头通知,我们立即责令该校整改,在校园门口和官网同步公示,并对学校分管副校长进行了约谈。三是要规范收费资金管理。各级各类学校收取的费用必须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严禁设立“账外账”“小金库”,严禁将收费资金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津贴补贴等。课后服务收费、校服费、教辅材料费等代收代支费用,必须专款专用,定期向家长公示收支情况,结余部分要及时退还家长。比如,课后服务收费要全部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的劳务报酬、耗材费用等,不得挪作他用,且劳务报酬发放标准要公开透明,接受教职工和家长监督。近三年,我市查处了2起学校截留、挪用课后服务收费的案件,涉及金额28.5万元,相关责任人均受到了严肃处理。各地要加强对学校财务的监管,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重点核查收费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三)加强对重点人群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
从以往经验来看,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村偏远学校、民办学校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_,是乱收费问题的薄弱环节和重点人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织密织牢监管网络。一是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学校的监管。城乡结合部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家长对教育政策了解不够深入,_意识相对较弱,容易成为乱收费的“目标”;农村偏远学校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部分学校负责人政策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乱收费问题容易滋生。近三年,我市查处的城乡结合部学校乱收费案件57起,农村学校乱收费案件32起,分别占总数的42%和24%。比如,镇农村小学202x年以“购买课外读物”名义,每生收取200元,涉及学生350人,共计收取7万元,由于农村家长_意识不强,该问题持续了半年才被发现。各地要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学校的监管,建立“分片包干”制度,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备2名专职监管人员,定期深入学校开展检查,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家长的政策宣传,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家长合法权益和投诉举报渠道,提高家长的_意识。二是要强化对民办学校的监管。民办学校虽然在办学模式上有一定灵活性,但在收费管理上必须与公办学校同等规范,不得享有“特殊待遇”。各地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收费的全过程监管,从收费项目备案、收费标准制定到收费资金使用,都要严格审核、实时监控。要重点排查民办学校是否存在“高收费、高退费”“虚假宣传后变相收费”等问题,是否存在强制学生购买服务、收取“押金”“保证金”等情况。今年上半年,我们查处了市民办培训学校违规收取“预收费”的问题,该学校以“优惠活动”为由,一次性收取学生一年的培训费,涉及金额120万元,部分家长要求退费却被拖延,我们责令该校限期退还费用,并对学校法人代表进行了约谈,同时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各地要加强对民办学校预收费的监管,严格执行“预收费资金监管制度”,确保预收费资金专款专用,防范“卷款跑路”风险。三是要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权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教育公平的重点保障对象,也是乱收费问题的易感人群,必须重点关注、精准帮扶。各地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高中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同时要严禁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收取任何形式的违规费用,不得因学生未缴纳违规费用而区别对待。比如,学校在收取校服费、教辅材料费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实行减免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社会捐赠”等方式解决费用问题,不得让困难学生因费用问题影响学。近三年,我市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各类费用共计86.3万元,惠及学生1.2万人次,但仍有个别学校存在向困难学生收取“补课费”的情况,我们都及时进行了查处和纠正。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和保护,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定期走访困难学生家庭,了解收费负担情况,确保困难学生不被乱收费问题困扰。
(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群众监督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要力量,必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让群众的“呼声”有地方说、“问题”有人管。一是要健全投诉举报平台。市教体局要整合12345热线、官网留言、微信公众号投诉、接待等渠道,建立“一站式”教育乱收费投诉举报平台,实行“统一受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跟踪回访”的工作机制,确保群众投诉举报“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平台要明确受理范围、办理流程和办结时限,一般投诉举报要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问题要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情况要向群众说明原因并承诺办结时间。今年上半年,我市通过投诉举报平台受理乱收费问题48件,办结46件,办结率达95.8%,群众满意度达92%。下一步,要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开通“手机APP投诉”通道,方便群众随时投诉举报,同时要加强平台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二是要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对于群众投诉举报的乱收费问题,要实行“首接负责制”,谁受理、谁负责,不得推诿扯皮。受理后,要立即成立核查专班,深入学校开展调查,收集证据,核实情况,确保调查结果客观公正。对查实的乱收费问题,要坚决责令学校清退违规费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对不实投诉,要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消除误解。比如,今年5月,有群众举报X市第二中学违规收取“空调使用费”,我们立即组织核查,发现该校确实存在向学生收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