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城市地下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造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城市建设、民生保障和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及、关于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决策部署,系统分析当前我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的现状与短板,审议《XX市城市地下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造实施方案(202x-2028)》(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未来五年重点建设任务,推动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切实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保障民生需求、提升安全韧性,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办公室主任;相关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副职,包括市城市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局、市数据管理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属重点国企及驻市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括市供电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信公司、市供水公司、XX燃气公司、XX供热公司;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分管副职,各街道办事处、近郊X镇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实施方案》编制单位(X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团队。刚才,市城市管理局作为牵头部门,汇报了《实施方案》的编制背景、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推进计划;市水务局、市供电公司、X开发区、XX燃气公司分别结合各自职责,就供排水管网老化改造、电力线路入廊、管廊试点运营、燃气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作了交流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议既贴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我都同意。会后,市城管局要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逐条研究,尽快融入《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中,形成最终稿报常务会议审议。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领会本次会议精神,对照《实施方案》和自身职责,提前谋划、主动作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细。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的战略意义与民生价值
城市地下管网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血管”和“神经”,地下综合管廊是整合各类管线的“生命线走廊”,两者共同构成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骨架。推进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不仅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必 ……略…… 成于1996年的老旧小区,共有居民1260户,小区供水管网为铸铁管,因使用年限长、锈蚀严重,202x年上半年共发生停水故障5次,最长一次停水达36小时,高层住户因水压不足无法正常用水,群众多次到街道办和市城管局反映;街道巷因排水管网管径仅300毫米,且年久失修、堵塞严重,每逢雨天就出现积水,居民出行需“蹚水”,部分居民家中甚至出现渗水,群众意见很大。
推进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就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解决好“用水难、用气忧、供暖愁、排水堵”等问题。202x年,我市在X街道实施老旧管网改造试点,投入1.2亿元改造供水管网4.5公里、燃气管网3.2公里、排水管网2.8公里,同步对小区内部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后,该区域供水管网漏损率从22%降至8%,停水次数从年均12次降至1次,居民水质达标率100%;燃气管网全部更换为PE管,漏气隐患排查率和处置率均达100%,群众用气投诉下降90%;排水管网管径扩大至600毫米,雨季积水问题彻底解决。在后期回访中,该区域居民满意度达95.6%,不少群众表示“现在用水水压足、水质好,用气安全放心,下雨也不用怕积水了,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这充分说明,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不是“看不见的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只要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是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的“防护工程”
城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地下基础设施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市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密度增加,地下管网老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一旦发生故障,不仅影响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从燃气安全来看,我市现有燃气管网总长820公里,其中使用超过20年的钢管管网占比28%,部分管网因腐蚀、第三方破坏等原因,存在泄漏风险——202x年,我市共排查出燃气管_全隐患156处,其中重大隐患8处,镇曾因燃气管网泄漏引发小型爆炸,所幸处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从防洪排涝来看,我市地处流域下游,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而现有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老城区排水管网设计重现期仅1年(国家规定老城区不低于2年、新建区不低于3年),防洪排涝能力不足,202x年以来已发生4次较大规模内涝,每次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和交通中断;从电力通信来看,我市电力线路、通信光缆多为架空敷设或直埋敷设,受极端天气和第三方施工影响大,202x年台风“”期间,我市因树木倒伏压断电力线路,导致街道、X镇等区域停电超过12小时,通信中断4小时,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应急通信。
地下综合管廊通过将各类管线集中收纳、封闭管理,能有效降低外部环境对管线的影响,提升安全防护水平。以市为例,该市建成的综合管廊配备了消防、通风、监控、报警等智能系统,能实时监测管线运行状态,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等险情,可立即启动应急处置,近五年管廊内管线事故发生率较传统敷设方式下降90%。同时,改造后的地下管网采用新型耐腐蚀材料(如供水管用PE管、燃气管用3PE防腐钢管),能大幅提升管网抗风险能力——我市202x年在新区改造的燃气管网采用3PE防腐钢管,202x年经检测,管网腐蚀速率较传统钢管下降85%,安全运行周期从15年延长至30年。当前,极端天气频发、安全风险叠加,我们必须通过推进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构建“安全、可靠、韧性”的地下基础设施体系,切实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二、精准研判现状,清醒把握我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高度重视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出台《XX市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x-202x)》《XX市老旧管网改造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累计投入资金38.6亿元,改造老旧地下管网215公里,建成综合管廊1.2公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和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城市经验,我市仍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同时,当前也面临着政策支持、技术进步、资金保障等多重机遇,我们要客观分析、辩证看待,既要正视问题、找准差距,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一)工作成效:为后续建设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老旧管网改造有序推进。202x-202x年,我市聚焦供排水、燃气、供热等重点领域,分批次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其中,改造供水管网86公里,更换老旧水表1.2万块,全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从202x年的22%降至202x年的18.2%,年节约用水1200万吨;改造排水管网78公里,完成X街道、镇等6个区域的雨污分流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95%提升至97.5%;改造燃气管网35公里,更换老旧燃气表8000块,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1.2万台,燃气管网事故发生率从202x年的0.8起/千公里降至202x年的0.3起/千公里;改造供热管网16公里,对小区、X家属院等20个老旧小区进行供热管网升级,居民室内温度达标率从92%提升至98%。
二是综合管廊试点取得突破。202x年,我市在X开发区启动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总投资2.3亿元,建成管廊1.2公里,配套建设控制中心1座、投料口6处、通风口4处。管廊采用“两舱”设计,分别收纳电力线路和供水管、通信光缆,同步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视频监控等设备),实现了管廊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试点运行一年多来,管廊内管线运行稳定,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区域内道路开挖次数从试点前的年均4次降至0次,管线维护成本降低35%,为我市后续大规模建设综合管廊积累了经验。
三是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地下管网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城管牵头、部门协同、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问题;出台《XX市地下管网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和企业的职责分工,规范了管网规划、建设、运维等环节管理;开展地下管网普查,初步建立了供排水、燃气、供热管网数据库,为精准改造提供了数据支撑;加强对管网运维企业的监管,建立了“日常巡查+季度考核+年度评估”的监管机制,202x年对市供水公司、XX燃气公司等企业进行了4次专项检查,督促整改问题32项。
(二)问题短板:制约工作推进的“瓶颈”亟待破解
一是管网底数不清、档案不全问题突出。虽然我市开展了地下管网普查,但受历史原因和技术条件限制,部分区域管网档案缺失严重。截至202x年底,全市仍有28%的地下管网(约800公里)缺乏完整的档案资料,其中X街道、镇等老城区缺失率高达55%,部分管网的管径、材质、走向、埋深等关键参数不明,给普查和改造带来极大困难。202x年,我市在路管网改造中,因缺乏档案资料,施工前需用探地雷达反复探测,不仅延误工期15天,还增加了探测费用30万元;部分管网因位置不明,甚至出现施工挖断其他管线的情况,202x年共发生此类事故8起,造成停水、停气等影响。
二是统筹协调不足、重复建设问题明显。地下管网涉及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多个部门和企业,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设计划,各单位往往“各自为政”,导致道路反复开挖。202x-202x年,我市路、大道等主要道路年均开挖次数达3次以上,其中路202x年因供水、燃气、电力管网分别改造,一年内开挖3次,不仅影响交通和群众出行,还造成资金浪费——据测算,重复开挖导致每公里道路额外增加建设成本120万元,三年来全市因重复开挖浪费资金约2.8亿元。同时,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网改造统筹不足,部分区域已建成管网未纳入管廊规划,导致后期无法入廊,202x年新区综合管廊规划时,因未提前与通信企业对接,该区域已敷设的通信光缆无法入廊,只能重新敷设,增加投资500万元。
三是建设资金短缺、筹措渠道单一问题严峻。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202x-202x年,我市累计投入38.6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占比达65%,社会资本和企业自筹仅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