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属国有企业“三资”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决策部署,全面排查和整治县属国有企业在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刚才,县国资局通报了前期对县属国有企业“三资”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从通报情况来看,问题不少,形势严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就做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三资”管理是落实全面从严治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础。国有“三资”作为国有企业运营的核心要素,其管理的规范性、透明度直接关系到风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近年来,从到地方,对国有资产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严 ……略…… ”的原则,对县属国有企业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拉网式清查。资金方面,要重点清查银行账户、资金往来、债权债务等情况,确保资金账实相符、流向清晰,杜绝资金体外循环、挪用侵占等问题;资产方面,要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逐一盘点,核实资产数量、价值、使用状况,特别是要对闲置资产、低效资产进行详细登记;资源方面,要全面梳理国有企业拥有的土地、矿产、特许经营权等资源,明确资源权属、使用期限、开发利用情况。清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清查工作台账,如实记录清查结果,做到不重不漏、不留死角。同时,要加强与财政、审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清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二)突出问题导向,严厉整治违规行为
在清查摸底的基础上,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三资”管理违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违规处置国有资产、低价出租出借资产资源、违规担保融资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追回流失资产,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资金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不清等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和资金使用流程;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专项整治工作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迁就。
(三)健全制度体系,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专项整治工作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更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针对清查整治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找准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进一步完善国有“三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购置、验收、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加强资产日常监管,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资金预算管理、审批程序和风险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监管,规范资源交易行为。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产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成立县属国有企业“三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XX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推进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XX,负责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资”专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国有资产和资金的监管,指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审计部门要加大对国有企业“三资”的审计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国资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管和业务指导;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专项整治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三)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问责
专项整治工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探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