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双减"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导的通知》(XX教督〔2025〕8号)要求,XX县人民教育督导委员会联合县教育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局等部门,于2025年6月15日至7月10日,通过"听、查、看、访"等方式,对全县3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7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含转型非学科类机构)及12个乡镇(街道)"双减"工作推进情况开展全覆盖督导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基本情况
自202x年"双减"政策落地以来,XX县坚持"校内提质、校外规范、协同治理"总体思路,建立"县级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工作机制。截至2025年8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100%全覆盖,参与学生 ……略…… 3.教学质量优质化。实施"强基提质"工程,开展"青蓝工程""名师送教"等活动,2025年上半年组织县级教研活动68场,覆盖教师2300余人次。中考全科合格率较202x年提升7.2个百分点,普高升学率达58.6%,较政策实施前提高4.1个百分点。
(二)强化"校外规范",筑牢监管防护网
1.源头治理严把关。建立"审批-监管-退出"全链条管理机制,对非学科类机构实行"先许可后登记",2025年以来新审批艺术、体育类机构12家,均按要求配备专业教师、规范收费流程。开展"回头看"专项检查12次,查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17起,其中停业整顿8家、罚款9家(合计26万元)。
2.收费监管全覆盖。推行"银行托管+风险保证金"模式,全县47家合规机构全部纳入监管账户,累计监管资金1200余万元。落实"分期收费""纳入监管账户"等要求,家长预付费用超3个月或超5000元比例由202x年的35%降至0%。
3.联合常态化。成立由教育、市场监管、公安、综合等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班,建立"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群众举报"机制。2025年上半年开展联合32次,清理违规广告53处,整治"黑机构"19家,群众举报量同比下降62%。
(三)深化"协同育人",凝聚社会共识力
1.家校沟通提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线上平台等渠道开展政策宣讲180余场,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12万份。建立"家长接待日"制度,各学校每月固定一天接待家长咨询,2025年上半年收集并解决课后服务、作业管理等诉求420余条。
2.社会支持增效。联动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推出"双减"公益课堂28期,惠及学生6000余人次;鼓励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12个社区累计服务学生3000余人次。XX社区"银龄助学"志愿队由20名退休教师组成,累计辅导学生20xx余小时,获评"省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部分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少数农村学校受师资、场地限制,社团活动形式单一,以"看管式"服务为主;个别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存在被动应付现象。
2.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仍需加强。部分机构存在"打擦边球"行为,如以"研学""研旅"名义变相开展学科培训;教师资质审核中,个别机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市城市地下管_全隐患排查整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