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9-09 10:25:37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传达学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高级研修班会议精神,总结分析当前我市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弱项,并对下一阶段的改革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刚才,X区、X区等六个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宝贵经验,听后很受启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我市生态环境工作迈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时代内涵与战略意义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是在新发展阶段,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完整、准确、全面地领会其深刻内涵,清醒认识到这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任务。

  第一,这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环境保护,而是要求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过去那种粗放式、运动式的环保检查方式,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还可能对遵纪守法的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增加制度性交易成本。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就是要通过科学、精准、高效的监管,为企业创造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其核心 ……略…… 在向“精准”转变,从追求案件数量转向追求办案质量,集中力量查处那些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下一步,要严格执行《X市2025年生态环境行政检查计划(试行)》要求,科学编制年度和月度检查计划,坚决杜绝计划外随意检查。要全面推行基于污染源排污特征、环境风险等级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分类监管,对重点排污单位、高风险企业加大检查频次和深度,对环境表现良好的企业则要切实减少现场检查,实现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以优质贴心的服务,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部门责无旁贷。要构建“包容审慎、无事不扰”的行政新模式,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一方面,要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充分运用在线监控、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用电监控等科技手段,变“人防”为“技防”,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零打扰”监管。2025年的任务清单中明确要求推广非现场检查,这是硬任务。另一方面,要审慎包容,积极适用“首违轻微不罚”清单。对那些无主观故意、未造成危害后果、及时改正的轻微违法行为,要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柔性方式,给予企业自我纠错的机会,体现的谦抑和善意。刚才X区的同志在交流中提到,他们建立了一套企业环保“体检”和“义诊”制度,定期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帮助排查环境风险,提出整改建议,这种从“者”到“服务员”的角色转变,就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

  ,要以源头严密的防控,有力支撑环境安全底线坚决筑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绝不意味着在环境安全问题上“开口子”。越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就越要加强对重大风险的源头_。必须始终绷紧环境安全这根弦,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作为涉企检查的核心内容。2025年的专项行动中,全市累计排查企业11301家次,整改隐患669个,有效防范了环境风险。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覆盖全市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环境风险评估和分级_制度。特别是对化工、危废处置、尾矿库等高风险领域,要建立“一园一策、一企一档”的精细化管理台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加强与应急管理、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动,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联合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底线。

  最后,要以系统全面的锻造,有力支撑队伍专业能力整体提升。打铁还须自身硬。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改革,对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人员不仅要懂法律、懂政策,还要懂技术、懂管理,更要懂经济、懂服务。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把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一要加强全员培训。围绕新修订的法律法规、非现场监管技术应用、跨部门联合等内容,开展常态化、实战化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二要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推进移动系统、智慧环保平台等信息化建设,为一线人员配备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提高检查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三要严明纪律。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政风险防控,教育引导全体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过硬的本领、优良的,锻造一支让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三、狠抓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四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干,确保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务求突破。

  第一,在涉企检查规范化上持续用力,打造“标准件”。规范是生命线。要将规范意识、精准意识融入全流程、贯穿重点任务全过程。一要统一检查标准。市局要牵头制定分行业、分领域的现场检查标准化指引和操作手册,明确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程序和处罚裁量基准,确保同一类型违法行为在不同区域得到同等对待,避免“同事不同办、同案不同罚”。二要创新监管方式。刚才X区和X区在发言中提到的,通过建立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检查频次、信贷融资、评优评先等挂钩,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守信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失信企业“全程受限、重点监管”,这种做法很好,要加快在全市推广。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环保责任。三要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全过程记录、重大决定法制审核、案卷评查等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和回溯管理,对不规范的行为及时预警、纠正,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第二,在环境安全风险防控上持续用力,筑牢安全“防火墙”。环境安全防控必须做到关口前移、抓早抓小。一要构建风险“一张图”。要对全市范围内的环境风险源进行一次系统性、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动态更新的风险源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实现对风险的精准识别和可视化管理。二要健全联动“一张网”。要打破部门壁垒,深化与应急、水利、交通、卫健等部门的协作。例如,X区围绕其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与水利、公安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联合巡查和信息共享机制,有效防范了上游输入性风险。这种跨部门、跨区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