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2025年银行“党建+不良清收”暨“百日攻坚”活动总结会上的讲话

2025-09-17 14:19:34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2025年银行“党建+不良清收”暨“百日攻坚”活动总结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全面总结我行“+不良清收”暨“百日攻坚”专项活动的成果与经验,表彰在此次战役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成果的检阅会、经验的交流会,更是一次思想的再统一、力量的再凝聚、任务的再部署的动员会。旨在动员全行上下,将攻坚精神转化为常态动力,将阶段性成果固化为长效机制,为我行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筑牢坚实的风险防线。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攻坚历程,肯定卓越成效,深刻认识活动取得的重要突破

  过去的“百日攻坚”,是一段充满挑战与艰辛的征程,也是一段彰显担当与智慧的历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清收任务,全行上下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为引领,以攻坚为号角,掀起了一场力度空前、影响深远的清收风暴。在全行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显著成效。在为期一百天的时间里,我们累计现金收回表内外不良贷款3.47亿元,涉及案件1973笔,全面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的108.43%。不良贷款率较攻坚前下降了1.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夯实。这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我们全体同仁夜以继日的奋斗和汗水,是我们敢于“亮剑”、善于“攻坚”的生动 ……略…… 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二、总结宝贵经验,正视问题不足,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冷静地进行复盘和反思,将攻坚战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提炼为规律性认识,固化为制度性成果,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的短板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这次攻坚,我们至少深化了四点认识,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第一,必须坚持思想系统一。实践证明,思想上的“破冰”是行动上“突围”的先导。只有当全行上下真正认识到,清收不良贷款不是简单的业务指标,而是关系我行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责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时,我们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这是打赢攻坚战的根本前提。第二,必须坚持的领导,这是打赢攻坚战的核心引擎。“+不良清收”模式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能够产生“1+1>2”的化学反应。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是其他任何管理手段都无法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把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第三,必须坚持机制建设是打赢攻坚战的关键保障。这次攻坚行动之所以能取得突破,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建立了一套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奖惩分明的运作机制。从任务分解到过程督导,从资源配置到考核激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这启示我们,要化解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第四,必须坚持专业能力是打赢攻坚战的重要基础。清收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巧性极强的综合性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债务人和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仅有热情和干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高超的谈判技巧、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敢于碰硬的斗争精神。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更要刀刃向内,正视问题和不足:一是存量风险的化解压力依然巨大。“百日攻坚”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我行整体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依然处于高位,距离监管要求和同业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一些长期形成的、情况复杂的“钉子户”“骨头案”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新增风险的防控基础尚不牢固。在清收存量的同时,我们必须警惕“前清后冒”的现象。部分分支机构的信贷“三查”制度执行不严,风险识别和_能力有待提升,为新的不良贷款埋下了隐患。三是常态化清收机制仍需健全。“攻坚战”式的集中清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不能替代日常的精细化管理。如何将攻坚期间的有效做法,如台账管理、内外联动、快速反应等,真正转化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四是队伍的专业能力仍有短板。从这次攻坚情况看,我们部分客户经理在法律运用、资产追踪、谈判策略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能力短板,面对复杂局面时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清收质效。同志们,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阔步前行。不良资产清收化解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思想,必须以“归零”的心态,乘势而上,开启常态化、长效化清收的新征程。

  三、聚焦长效常治,巩固攻坚成果,全力开创风险防控工作新局面

  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关键在于构建“控新增、清存量、防反弹”的长效机制。下一阶段,全行要将工作重心从“集中攻坚”转向“常态治理”,把“百日攻坚”的雷霆之势,转化为“久久为功”的绵绵之力。

  第一,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持续筑牢风险防控的“思想堤坝”。要持续巩固和深化“清收就是创效益、保生存,防风险、促发展,担责任、显担当”的思想共识,彻底破除“重投放、轻管理”“前手放贷、后手清收”的错误观念。要将风险合规文化建设融入日常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常态化的警示教育、案例剖析和专题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真正将“人人都是风控官”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领导干部要继续发挥表率作用,对风险问题敢于较真碰硬,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在全行营造“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浓厚氛围。

  第二,以机制赋能驱动精准攻坚,全面提升常态清收的“实战效能”。我们要将“百日攻坚”中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系统化、制度化、精细化,打造常态运作的核心引擎。在“严控新增”上,要把好源头关。严格落实信贷“三查”制度,强化贷前调查的真实性和贷中审查的严肃性,尤其要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和用途的监控。建立新增不良贷款专项追责制度,对因履职不到位造成贷款损失的,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真正形成有效震慑。在“主攻存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