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廉洁教育党课:从古代监督监察中寻求破解历史周期律的秘诀

2025-02-26 18:44:27 妙笔智库

   几年前一部热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样一幕:省纪委书记田国富动员易学习去做京州市纪委书记、以便对李达康实施监督时,易学习问道:“我来监督李达康,谁来监督沙瑞金?”这一情节发生在这部剧即将落幕之时,同整部剧一样,引发了大众对于反腐败的热烈思考,也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实现有效的监督监察?下面,结合学习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从古代的监督监察中汲取养分

  监督监察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几乎伴随着腐败(包括权力腐败、贪污腐败等各种腐败)而生,同步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史记》记载,传说中尧时期的“共工”就很“淫辟”,舜时期出现了“贪于饮食,冒于贷贿”的饕餮式家族,到了阶级社会的夏商周时代,腐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现象被广泛记录在各个典籍中了。同时,统治阶级也在惩处腐败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监督监察。总体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监察制度不断设计创新,为有效监督提供了现实可能。设定了固定、专职的地方监察机构。最初的监察机构,一般依附于一定的行政机构,监督 ……略…… 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在社会上形成了廉洁光荣、腐败可耻,廉者上、腐败下的社会氛围。推动形成有力的y论监督。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社会舆论构成了廉政文化的独特内容。社会大众自发地对贪官污吏进行鞭挞、对廉洁官吏进行歌颂,最为典型的当属民谣。民谣对于贪官污吏的控诉如: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对于清官,百姓从不吝啬自己的怀念:“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又如:“太守不归,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

  三是监察内容不断补充完善,为有效监督提供了依据参考。对权力运行的全面监督。权力腐败古已有之。为解决这一问题,历朝历代都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放在首位,并进行广泛监督,包括:对各项法律、法令、政令实施情况的监督,对各级官员在政治经济上违法犯罪的监督,对各种违反礼仪风尚的监督,对官吏以权谋私的监督,对军队军事行动的监督,对外戚贵族横行不法的监督,几乎无所不含、无所不监。对官员德行的大力监督。古人历来把官吏的德行放在首位,有着充分的现实考虑。一个德行高尚的人,绝对和贪污腐败没有关联,相反,德行低劣的人往往容易走向贪污犯罪。古代考察官吏,有举孝廉、为官必须为父守孝三年等等,都是重视德行的具体反映。对百姓关切的重点监督。任何时候,解决或缓和社会突出矛盾、回应百姓关切都是监督监察的重要内容。如汉代刺史以“六条问事”,第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解决的就是“田宅逾制”这一当时社会最突出、百姓呼声最高、意见最大的问题。

  二、充分汲取古代监督监察的深刻教训

  在中国历史上,凡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监督监察必然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凡监督监察不利、作用发挥不好的时候,必然是弊乱丛生、社会动荡的时期。古代的监督监察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正面的参考,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反面的教训思考,不可不察也。

  一是皇权监督的缺失是造成监察失效的根本原因。在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掌握着政策的主导权、千万人的生杀大权,在某些特定时间特定阶段,皇权还能受到相权和百官的有效监督和制衡,但更多时候,只能寄希望于飘渺的君主贤德。君王圣明,则王朝延续,百姓安定;君王昏聩,则王朝衰败,百姓受难。尽管每一个王朝的创始人都告诫后世子孙,守天下要节制、要廉善,但靠个体的自觉做到这一点是不现实的。历朝历代的灭亡,有很多的原因,如:贪污腐败、诸王割据、外敌入侵等,但归根到底,都是作为皇帝的最高统治者缺乏有效监督、肆意妄为导致的衰败崩塌。这就是王朝兴替的根本所在。

  二是中央集权的弱化是导致监察失效的重要原因。皇帝的奢侈享乐,往往是有限的,如果仅仅如此,未必会导致王朝的灭亡,历朝历代的君主,也没有几个勤俭节约的。但自上而下监管的缺失,特别是中央对地方领导力的弱化,导致全国性的政令不通,却会造成监督的失效。例如东晋时期,监察方式不可谓不多,出现了行府州事、典签(皇权委派)等新的监察方式,意图通过上对下、中央对地方进行监督监察,然而,这一时期皇权衰落,门阀_强大,地方监察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颇为健全的监察制度几乎沦为摆设。这启示我们,要想实行有效的监督监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做不到的。

  三是监察工作的削弱是导致监察失效的直接原因。监察制度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受到过一定程度的削弱,特别是王朝势微时,往往不受重视,而受到削弱后,又无一没有导致监察失效、王朝灭亡。西汉晚期御史大夫不再担任监察职责,而由其属官出任最高长官,最高监察机关的级别被迫降低,间接导致了西汉晚期的政治腐败和王朝覆灭。在东汉初年,恢复了御史中丞的高级别,提高了政治地位,凌驾于百官之上,东汉前期一度“天下安宁”。

  三、有效破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